2021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于5月20日在北京完美收官,艺术学院服裝與服飾設計专业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结业生优秀作品专场宣布会于5月16日在751D·PARK第一車間呈現。

面對後疫情時代變化和新需求,未來的設計師們從功效服裝設計的視角給予回應。防護的結構設計,實用的功效細節,模塊化的組合,色彩與质料所賦予的心靈慰藉,設計體現服裝的款式、色彩、质料和工藝制作元素的功效與審美的平衡,突出服裝結構的合理性,專注于以康健和可持續爲焦点的材質。
藝術學院持續聚焦培養兼具全球化視野和“中國創造”使命感的應用型創新設計人才,榮獲2021年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人才培養结果獎。

張子滢同學的作品獲得中國大學生時裝周專項獎男裝設計獎和2021RAYME時尚造型設計大賽Z世代大獎。

譚敏同學榮獲“贏家時尚杯”第26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評選優秀獎。


設計師:張子滢
指導教師:王露
主題:後疫情時代—功效防護都市機能服裝設計
新冠疫情之後,外賣小哥群體在疫情中做出巨大貢獻,這些都市英雄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存在更多的危險性。爲他們設計兼具舒適度和宁静感的服裝,以防護性能爲主,加入切合人體運動的紙樣設計,再結合時尚元素。設計上接纳可拆卸方式,適應多種氣候;面料選取3M反光质料、杜邦紙和防水複合面料等多種材質,通過面料拼接增加色彩肌理與時尚度;色彩上,接纳具有清潔與消毒質感的藍色、玄色及在後疫情時代能夠表現正能量的活力水果橙色,最終做成一系列上班和日常均可穿著的功效性時裝。

設計師:譚敏
指導教師:王露
主題:後疫情時代—治愈風格運動裝系列設計
與家人遊玩且居家度假——在後疫情時代,更多注重于居家和戶外三公裏,整體呈現治愈和舒適色彩的秋冬運動的氛圍。因運動場景的需要,層系統也從舒適伸展自如的中間層到防風擋雨的軟殼外套,且可一衣多穿。质料上用防水複合面料與杜邦紙拼接。將功效和居家時尚結合,以來實現後疫情時代和治愈風格運動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