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下午,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影像中的她力量”高端學術論壇在中華PP电子學院舉行。此次論壇由中華PP电子學院與2019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聯合舉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中華PP电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承辦。

國務院婦兒工委副主任張立女士和中華PP电子學院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主持人劉利群教授出席了論壇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深圳等地的著名紀錄片導演、學者、策展人和電影人以及女院師生近200人參加了論壇活動。

劉利群教授指出,電影是時代的晴雨表,也是重要的一種媒體類型。女性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力量,女性群體既需要不斷努力完善自我,同時也要善于利用包罗電影在內的媒體建设相助同盟,以配合的力量去影響世界和改變世界。

國務院婦兒工委副主任張立女士在致辭中介紹了國務院婦兒工委在開展女性發展與文化傳播方面所做的事情,希望新時代的電影在涉及性別平等主題時能夠體現男女平等國策的焦点要義,唱響新時代男女平等的主旋律。

01 跨越十年,与她们对话是庆幸的
來自業界一線的著名導演彭輝拉開了主題演講的序幕。他在會場播放了紀錄片《開國元勳的夫人們》中部门珍貴的影像資料,分享了拍攝幕後十年間與多位領導夫人接觸的感人故事。中華PP电子學院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也是由老一輩婦女革命家創辦,在場的師生們被紀錄片中的精神所深深的打動。

02 纪实影像中的她力量
上海電視台著名紀錄片導演周雯華,也是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的評委。她講述了作爲女性從業者在多年的事情經曆,這正是影像創作及生活中“她能量”的體現。她鼓勵在座的大學生們未來多嘗試挖掘一些比較深刻的話題,通過女性天然細膩的表達方式,拍攝出與衆差异的作品。

03 影戏女导演的光影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琴发现影戏从业者中存在着 “女性职业性别隔离”现象,通太过析华语影戏界中差异年代女导演的特殊孝敬,提出社会应当为女导演提供更辽阔的平台与生长的时机。

04 荧屏“大女主”形象及其女性意识辨析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戴清教授,以熱播電視劇爲研究對象,結合創作者的曆史觀與文化觀,分析了熒屏上“大女主”形象及其背後的女性意義。

05 儿童绘本中的性别平等意识
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陳甯教授,從兒童繪本的研究說起,選取了美國麥迪遜市公共圖書館裏面館藏6萬余冊兒童繪本作爲樣本,分析了家庭場域中兒童性別平等意識的潛移默化的構建過程,提出了對兒童進行性別意識“包容教育”而非“規範教育”的理念。

06 短片创作中的“她力量”
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秘書處秘書長、深圳廣電集團時刻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見春的演講題目是“短片創作中的她力量”。她界定了短片與傳統電影、電視劇的差异,分析回顧了新媒體爲女性在影像表達領域帶來的影響、變化和發展趨勢,並號召中華PP电子學院的同學們能更多的加入到短片創作中來。

07 用女性之眼看影戏
山一國際女性電影節創始人楊婧,從女性電影的誕生談起,提煉出了女導演創作作品、女導演創作關注女性議題的作品,以及男導演創作關注女性議題的作品三種類型,以及女性主義思潮在一百多年發展的來龍去脈。

08 美国大片中的女英雄形象
中國藝術報理論副刊部主任邱振剛對漫威動畫的女英雄進行了深度探討,提出通過超能力劃分女性題材電影的方式,並將電影中的女性英雄形象和同類的男性英雄形象進行了對比。

09 影戏女导演的光影力量
畢業于紐約大學電影學院何甜園,帶來了年輕電影人的立場和態度。她在回顧了多部國外經典電影之後,提出2016年中國內地票房前十裏只有一部《功夫熊貓3》聯合導演有一位女性,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都沒有一位女導演,進而提出從業者應當“掙脫刻板印象,爲女性發聲”。

九位嘉賓從性別視角切入,分別結合電影、劇集、紀錄片、繪本等差异的媒介形態,分享了關于“影像語言是如何定義性別的,影像語言是如何傳播性別平等觀念的”這一話題的最新研究结果,精彩紛呈的演講激起了與會者的廣泛共鳴。
結語

中華PP电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臧海群在會議小結中提出,語言定義性別,語言也在傳播性別。研究和重視影像中的女性力量,不僅是學術層面和實踐層面的探討,對于教學模式和教學實踐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探索。

本次學術活動聯合承辦單位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女性研究中心、中華PP电子學院女性文學研究中心、中華PP电子學院女性與傳播研究中心;支持部門有南開大學婦女研究中心、新華網、中國婦女報、中國教育報、中國藝術報以及鳳凰數字媒體産業教育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