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介與女性教席 > 新聞動態 > 正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揭牌儀式暨“女性發展與文化傳播”論壇在中華PP电子學院舉行

發布時間:2018-10-09 宣布者: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與女性教席) 浏覽量:

2018年10月8日上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揭牌儀式暨“女性發展與文化傳播”論壇在中華PP电子學院舉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妇联、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机构、部委以及联合教席相助单元中国传媒大学、中华PP电子学院两所高校相关领导出席聚会会议,来自性别研究和媒体领域的10余位专家和学者,两所高校160余名师生加入运动。

全國婦聯聯絡部部長牟虹出席論壇並講話。牟虹指出,性別平等理念的傳播,構建性別包容的社會文化,需要媒介的傳播力量;講好中國婦女和婦女發展故事,加強中國與世界對話交流,也需要媒介傳播的力量。中華PP电子學院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舉辦“媒介與女性”教席,對中華PP电子學院相關專業建設將起到引領和促進作用,也必將對學校開展校際協同創新、服務國家戰略與婦女發展、拓展國際相助、提升國際影響力等産生積極的影響。希望兩校充实發揮各自優勢,深入研究媒介與婦女發展關系,爲講好中國和中國婦女的故事、發出中國婦女的聲音,爲在國際國內構建社會包容的性別文化,推動在全球治理中納入性別視角,促進全球性別平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在致辭中体现,中國傳媒大學在中華PP电子學院設立“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這是兩校開展相助的重要舉措,也將是“媒介與女性”教席發展的重要裏程碑。聯合教席的建设,將推動兩校在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深度相助,擴大兩校在高等教育、信息傳媒、婦女發展等領域的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兼中国、朝鲜、日本、蒙古、韩国五国代表 Ms.Marielza Oliveira欧敏行在致辞中对“媒介与女性”教席的生长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实肯定。她相信,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华PP电子学院两校聚合资源、协同努力,将会极大地增强媒体与性别教席的能力建设,从而推动中国在媒体和通讯领域,并通过媒体和通讯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的目标。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人事司幹部處處長魏開鵬体现,“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的建设,將更好地發揮媒介研究和性別研究的優勢,更好地促進性別與傳播研究,更好地加強中外媒介與女性研究的交流互鑒,更好地促進女性的權利保障和職業發展。

中華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李明舜在致辭中体现,“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的開展是中華PP电子學院承擔責任、踐行使命、跨學科相助、協同創新的難得機遇。中華PP电子學院將與中國傳媒大學精誠相助,充实聚合兩校優勢資源,拓展研究性別問題的廣闊空間,不斷推動媒介更好地服務于性別平等領域的研究和創新。

揭牌儀式上,歐敏行、陳文申、牟虹、李明舜配合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揭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主持人、中華PP电子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劉利群在發言中体现,聯合教席有機緣落戶中華PP电子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對中華PP电子學院的重大支持,是深化“媒介與女性”兩大學術領域,深化兩校交流相助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機。希望兩校能夠以此次聯合揭牌聯合教席的設立爲契機,繼續深化兩校交流相助,攜手爲推進傳媒教育、女性教育,攜手推進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兩校的貢獻。

劉利群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兼職教席研究員頒發了聘書。首都女新聞事情者協會會長陳芸,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曼麗,中央電視台播音指導李瑞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于丹作爲兼職教席研究員代表圍繞“女性發展與文化傳播”主題,分別從提高女性媒體素養、媒介與女性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回顧與展望、傳媒行業女性職業角色的自我認知和反思、女性發展與文化傳播的時代命題和應用性研究等角度做了精彩發言。

儀式上,播放了“媒介與女性”教席宣傳片,與會人員配合回顧了教席13年來的發展和成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5年9月在中國傳媒大學設立,是中國信息傳播領域的首個教席,也是中國在信息傳播和性別研究領域的唯一教席。教席建设以來,获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婦聯、教育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機構的鼎力大举支持。多年來,教席積極開展科研、教學、社會培訓與學術交流活動,舉辦了諸多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國內學術論壇,已成爲在媒介與性別研究方面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配景下,媒介與女性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與新樣態。兩校共享資源,協同創新,配合建設好“媒介與女性”學術研究與社會相助平台,必將有助于更好的滿足人民特別是女性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助于將中國女性發展的獨特故事、豐富經驗與特定立場通過媒體更好地傳播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