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園地 > 正文

    “教育家精神”六方面解讀

    發布日期:2024-10-28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3年9月9日的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與會教師代表的致信中,全面深刻闡述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並勉勵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爲榜樣,鼎力大举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高度,从六个方面全面完整论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焦点要义,进一步富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内涵富厚、饱含深情、催人奋进,充实肯定宽大教师为国家生长、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孝敬,充实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对教育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与特殊厚爱,是对宽大教师和教育事情者的极大鼓舞和推动。

    1.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位于教育家精神內涵的首位。從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到教師要“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再到要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理想信念的要求不斷具體、明晰、豐富,把對廣大教師理想信念的要求提到了全新的高度,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高尚使命,爲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擔當強國建設新使命指明了偏向,也爲我們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這一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事情,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遵循。

    2.言爲士則、行爲世範的道德情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家要有言爲士則、行爲世範的道德情操。這爲廣大教師陶冶高尚道德情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擔當強國建設使命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基础遵循。教師品德高尚,爲學生當好榜樣,教育才气事半功倍,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

    3.啓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教育家要有啓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這爲廣大教師如何在教育強國建設的時代配景下躬耕教壇指明了清晰的偏向和具體的要领。涵養啓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升級教育理念是必備的前提條件,積極轉變育人方式是必經的要领路徑,修煉提升育人本領是必做的功課。教師涵養育人智慧,學生才气開啓智慧大門、精神豐滿富足、個性才華充实彰顯。

    4.勤學笃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

    勤學,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笃行,是教師職業內在的道德准則;求是,是教育的職責所在;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征。教育家要有勤學笃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這爲廣大教師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踐行培根鑄魂的光榮使命提出了偏向指引和基础遵循。新時代教師要以踐行終身學習理念爲基礎、以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爲職業目標、以培根鑄魂的職責使命爲基础偏向。

    5.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

    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是愛的使者。勤修仁愛之心,是教師站穩三尺講台、躬耕教育事業、培養時代新人的一定要求。崇德勤業爲人梯,樂教愛生鑄師魂,廣大教師要以愛育愛,做既教書又育人的教育家;用大愛書寫教育人生,做既授業又傳道的“大先生”;要傳承愛的教育,做學生“報國夢”與實現“中國夢”的築夢人。

    6.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天下大同、文明共進,是全世界、全人類不懈追求的配合價值。教育家應夯實以天下爲己任的價值基座,築牢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石,堅定弘揚全人類配合價值的責任擔當。以教育家的遠見卓識爲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中國智慧,爲中國教育事業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是一個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時代,也是一個能夠産生教育家的時代。立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期,教育在構建新發展花样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將越发凸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情,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重任最終落在了教師身上。教師肩負爲黨育人、爲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既生逢其時,又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