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PP电子学院(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存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PP电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开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牌子。2021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元。2024年,国家国际生长相助署在学校设立“全球妇女生长相助交流培训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491人、全日制在校生4325人。設有婦女發展學院、法學院、社會事情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治理學院、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國際教育學院等教學院部。設有执法、社會事情、教育3個專業碩士授權點,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本科現有招生專業20個,涵蓋法學、教育學、治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工學7個學科門類。學前教育、法學、女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播音與主持藝術5個專業爲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社會事情、漢語國際教育、人力資源治理3個專業爲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偏向,贯彻党的教育目标,遵循高等教育生长纪律,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生长同步、与高等教育事业生长同行、与世界妇女进步事业生长同向。2021年,全国妇联党组批准《中华PP电子学院(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革新方案》,明确了“1个阵地、1个窗口、1个摇篮、1个基地”的革新目标,即把学校建设成为妇联干部和妇女幹部培訓的重要阵地,中国妇女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培养服务社会、服务妇女事业、服务家庭事情和妇联事情的人才摇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家庭建设研究与创新的基地。
自2019年加挂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牌子,学校开始肩负妇联干部调训任务和面向社会开展的妇女幹部培訓事情。截至目前,举办各级妇联、妇女幹部培訓班10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近2万余人。培训笼罩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注重向民族地域、定点扶贫地域倾斜,学员来自省(区、市)级、地市级、县级、乡镇、村社区等差异层级。
作为国家妇女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纳米比亚总统夫人、津巴布韦总统夫人、加蓬总统夫人、布隆迪总统夫人、肯尼亚总统夫人等先厥后校会见。为落实习近平主席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重要讲话精神,学校自2016年起开始承办商务部生长中国家妇女人才短期培训项目和硕士学历学位项目,共培养培训了100余个国家1300余名生长中国家女官员。2019年,彭丽媛教授亲切会见学院全体在校学员,此项目还被写入了国务院新聞办公室2021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际生长相助》白皮书。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元、中国PP电子高等院校联盟理事长单元、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秘书处单元、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委会秘书处单元等。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基础任务,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男女平等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四自”特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生长的应用性人才。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学校着力打造国家级妇女研究智库,设有家庭建设研究院、全国第一个设立的女性学专业、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妇女部署执行主任任荣誉教授的全球女性生长研究院、全国唯一的中国女性圖書館。学校教师深度加入妇女儿童家庭相关执法、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妇女/性别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肩负了《民法典》《中国妇女生长纲要》《反家庭暴力法》等政策规则的起草、修订事情。宣布妇女教育、妇女生长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结果,为妇女事情提供智力服务。
着眼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基础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情况美校”的治校方略,承袭“崇德、至爱、博学、尚美”的校训精神,深化综合革新,厚植办学特色,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PP电子大学和妇联幹部培訓学院。
*教職工和全日制在校生的統計結果截至2024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