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聞宣布会,中央宣传部门管日常事情的副部长王晓晖,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事情的副主任韩文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介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答记者问。宣布会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聞办公室主任徐麟主持。

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曆史交彙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徐麟介紹,11月8日-1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是在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曆史交彙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
十九屆六中全會充实肯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事情

王曉晖介紹,全會充实肯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事情。一致認爲,面對嚴峻形勢和複雜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爲焦点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時代大勢,掌握戰略主動,乐成辦好一件件大事要事喜事,堅決戰勝前進门路上一個個風險挑戰,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驕人成績,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實踐證明,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焦点、全黨的焦点职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职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配合的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各人体现,有以習近平同志爲焦点的黨中央領航掌舵,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民的前進法式,任何風險挑戰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
十九屆六中全會最重要的结果是審議通過了《決議》
王曉晖介紹,全會最重要的结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召開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是鄭重的曆史性、戰略性決策,體現了我們黨重視和善于運用曆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各人知道,在我們黨的百年曆程中,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制定了《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制定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兩個曆史決議産生的曆史條件、時代配景、所要解決的問題有所差异,但都是在重大曆史關頭作出的,都對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距離第一個曆史決議制定已經過去76年,距離第二個曆史決議制定也過去了40年。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大大向前發展了,黨的理論和實踐也大大向前發展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黨的百年奮鬥曆程特別是革新開放40多年的奮鬥曆程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
《決議》共七個部门,在內容擺布上有兩個特點
王晓晖介绍,全会通过的《決議》共七個部门,在內容擺布上有兩個特點:第一个特点是,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差异,这次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建党到革新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是适用的。革新开放以来,尽管党的事情中也泛起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党和国家事业生长是顺利的,前进偏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决议》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切合实际,有利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二是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第二個特點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也都作過了系統總結。基于此,這次《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结果。這有利于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堅定信心、聚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以越发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立功新時代。
全會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爲什麽能夠乐成、未來我們怎樣才气繼續乐成”
王曉晖介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曆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通篇融彙了百年來中國共産黨踐行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所進行的奮鬥、犧牲和創造,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爲什麽能夠乐成、未來我們怎樣才气繼續乐成”。所以,我們相信這次全會必將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史爲鑒、開創未來,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兩個確立切合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配合願望

江金权介绍,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焦点、全党的焦点职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职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生长、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再起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具有充实的实践依据,那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厘革,基础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两个确立,切合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配合愿望。同时,具有充实的理论依据,那就是:坚强的领导焦点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天性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焦点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当年就曾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团体都要有一个焦点,没有焦点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党员的大党、有着56个民族和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党中央没有焦点、全党没有焦点,那是不行想象的,是很容易搞散的,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的。党中央有焦点、全党有焦点,党才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继续,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厘革,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焦点、人民领袖、军队统帅。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焦点、全党的焦点职位,是时代召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焦点职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再起”号巨轮就有掌舵者,面对惊涛骇浪我们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灼烁前途。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行能完成的困难任务,在同种种政治力量和困难挑战的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基础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停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时代风云、掌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水,以特殊理论勇气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建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今世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推进民族再起伟业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职位,我们党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再起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庞大条件下,坚持正确前进偏向,乘风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终掌握生长纪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要领论谋划事业生长、应对风险挑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停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灼烁前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王曉晖介紹,中國共産黨是高度重視理論指導的政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归纳综合和闡述,是全會《決議》的一個突出亮點,也是一個重大貢獻。全會公報有這樣一段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我覺得這段話科學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和重大意義,標明了它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职位。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這一思想深刻回覆了新時代的重大時代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深刻總結並充实運用建黨百年的曆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系統回覆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的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都提出了許多標志性、引領性的新觀點,實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躍升,指明了中國式現代化门路的新圖景,開辟了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新境界。
第二,這一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決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八個明確”的基礎上,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焦点內容作了進一步归纳综合。《決議》還從13個方面分領域總結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成就,並重點归纳综合了其中的原創性的理念和思想。好比,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提出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作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科學判斷,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好比,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方面,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強調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配合富足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宁静發展门路的現代化。還好比,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提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這些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结果。
第三,這一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罗致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典範。這一思想深刻反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夢想和追求,特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一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凝結著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具有強大的曆史穿透力、文化熏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有效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所以,總體來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结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的重要理論結晶,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性飛躍和創造性升華。
《決議》是以史爲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

曲青山介紹,這次全會通過的《決議》,可以說是我們黨的曆史上第三個曆史決議,我認爲,這個《決議》同黨作出的前兩個曆史決議一樣,必將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史爲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産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如果对这一次的《决议》给一个总的评价和定位,我认为我们可以归纳综合地讲三句话:第一,《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要性文献;第二,《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生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第三,《決議》是以史爲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如果进一步具体地说,我想,《决议》具有以下重大意义,将会发生以下深刻广泛的社会影响,我想讲三点。
一是《決議》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團結帶領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曆程,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增強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們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許多嚴峻複雜的風險和挑戰,這就需要我們用黨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來鼓舞鬥志、明確偏向、凝聚力量、堅定信心,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二是《決議》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曆程,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增強全黨團結統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需要我們堅持和發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曆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鮮經驗,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以習近平同志爲焦点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把我們黨團結凝聚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團結一致向前進。
三是《決議》深刻總結了我們黨一百年來加強自身建設、推進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性和须要性,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焦点。在新的征程上,“趕考”遠未結束,全黨任重道遠,這就需要我們深刻罗致黨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曆史經驗,不斷提高全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天性轉變
王晓晖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把文化自信和门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如果梳理一下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成就,我觉得主要包罗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职位这一基础制度,这也是文化领域的基础制度。我们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编辑出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著作和领导读本,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學習強國”学习平台,坚韧不拔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宽大干部群众对这一思想理解越发深入、践行越发自觉。 第二,主流思想舆论连续牢固壮大。我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中国共产党建设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70周年、革新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隆重组织系列庆祝和纪念运动;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气氛。 第三,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广为弘扬。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连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鼎力大举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特别注重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为英雄模范颁授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评选表彰一大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当先锋的良好民俗。 第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获得更好满足。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事情导向,鼎力大举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先后推出了影戏《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精品力作。我们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缔造性转化、创新性生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富厚、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第五,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越发鲜亮。我们增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条理文明对话,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展中国文化年、旅游年、感知中国、欢喜春节、经典著作互译等运动。积极构建多主体、立体化大外宣花样,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融,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流传好中国声音,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这次全会充实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事情取得的结果,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天性轉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寫進全會文件
江金權介紹,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習近平總書記總結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提出的一個重大命題,這個命題也寫進了這次全會文件。民主是全人類的配合價值,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我們黨從建设起,就始終高舉人民民主的旗幟。我們黨從國內外政治發展得失中深刻認識到,中國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必須深深紮根于中國社會土壤,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的一貫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焦点的黨中央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门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決抵制西方所謂“憲政”、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政治思潮的侵蝕影響,走出了一條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门路。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一個完整的制度鏈條,包罗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社會民主、基層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涵蓋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治理、民主監督等民主過程的一切領域,不僅有完整的制度法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實現了過程民主和结果民主、法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以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證了全體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治理國家事務、治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治理社會事務。中國人民有著高度的政治制度自信,基础原因就在于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含量高、民主成色足、深受中國人民歡迎的民主,這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