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中华PP电子学院“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学分必修课程开班仪式暨果真课顺利举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播电视学系主任涂凌波教授受邀担任开课主讲嘉宾。受中华PP电子学院院长刘利群教授的委托,副院长周应江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共有来自文化流传学院以及全校各院系师生约300人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聆听授课。
“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聞流传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4家主流媒体加入抗疫一线报道的39名新聞记者,配合录制的32集视频教学内容。大讲堂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媒体继续、记者作为和优质报道为抓手,买通实践、课堂与理论,贯串了“新文科”融合创新理念,作为高校新聞流传学类专业教材正在面向全国高校新聞院系同步推广使用。
中国传媒大学新聞学部部长、教育部新聞流传学教指委主任委员高晓虹教授鼎力大举支持“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在女院的课程建设,课前赠送教学光盘和相关书籍,并推荐加入新聞流传大讲堂课程录制的主干教师塗淩波教授爲公開課示範開講。

塗淩波教授爲公開課示範開講
中华PP电子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利群教授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在女院的落地、落实,亲自领导教学团队研究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的通知》的落实举措,在大讲堂的启动仪式之后迅速组织师生收看,在2021年寒假期间牵头推进大讲堂教学事情,带头肩负此门课程的教学。本学期,刘利群尽管身在中央党校学习,依然牵头组织了该课程建设事情,期待同学们通过“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课程的学习受到好的教育、熏陶和提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优秀的新聞流传人才。目前,该课程作为文化流传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必修课程、播音与主持选修课程已列入培养方案和2021版教学计划,课程学时为每周2课时,共计16周32课时,纳入学分治理。

周应江教授在开班仪式致辞中指出,“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是一堂有温度的思政大课,一堂高水平的专业大课。中华PP电子学院对这次“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开班高度重视,将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新文科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学校融合教育提质创新,会为“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课程提供更多支持。希望文传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努力成为政治过硬、业务过硬、战斗力过硬的新聞队伍中的一员。希望各个专业的老师们在新文科建设配景下,配合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交织融合的新文科建设的新路径,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及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配合努力。
涂凌波教授作了题为《扎根中国做新聞 讴歌人民书历史——从马新观解读〈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的讲座。讲座中,涂凌波重点对人民日报社新聞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把人民至上写在抗疫战场”,奔赴武汉抗疫前线的亲身经历进行了复盘,介绍疫情基本情況、整体性介绍和抗疫经验报道,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与思考。他强调,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同时,涂教授结合新聞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聞观课程中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我国新聞事业的基础属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部门内容对汪老师的视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生动案例分享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中华PP电子学院文化流传学院院长臧海群教授主持了开班仪式,她体现:大讲堂是我们新文科实践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抓手。涂教授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解说,让师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聞流传的纪律和马克思主义新聞观的富厚内涵。“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课程里融汇了包罗新聞理论、国际流传、新聞采写、新聞摄影、新聞筹谋等富厚内容,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学习体悟,增长我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增强我们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文化流传学院将与学校思政部、其他院系和专业配合相助,充实利用好“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课程资源,把这门课程建设好,一起把我们的新文科建设和教学实践革新事情做好。


中国新聞流传大讲堂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央宣传部新聞局委托高校新聞流传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是加速新文科建设、推动高等文科教育提质创新的有力抓手,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新聞观教育、全面推进新聞流传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行动,是推动新聞理论与新聞实践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优秀新聞流传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宽大新聞流传类专业学生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高新聞流传教育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主动实践,大讲堂利用现代视听技术与通信网络,面向全国所有新聞流传院系师生开展。引导宽大师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门路优势,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