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從百年黨史中罗致前行的力量

發布部門: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2-06

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産黨建设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曆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罗致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曆史觀問題,不僅關系到如何看待曆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現實、擘畫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學史、治史、用史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博大精深,涵蓋黨史國史、中華民族史、世界史各個領域,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爲我們樹立正確曆史觀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基础遵循。

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在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這樣一個重要曆史節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牢固樹立正確曆史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深刻掌握中國共産黨砥砺奮進的光輝曆程、輝煌業績和寶貴經驗,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具有極爲重大的意義。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曆史是最好的清醒劑,要在對曆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營養,走向未來。

观众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旅行(2020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曆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彙。中華民族強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對曆史經驗的總結。

毛澤東同志說過,他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鄧小平同志指出,要明白些中國曆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許許多多重要講話總是從曆史講起,引述曆史、分析曆史、總結曆史,從曆史的大視野經略現實、謀劃未來,體現了深遠的曆史眼光、深邃的曆史思維和深厚的曆史情懷。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中國共産黨的百年發展史不僅镌刻著奮鬥的輝煌,而且指示著未來的偏向。中國共産黨的曆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曆史最爲可歌可泣的篇章,學習中國近現代史要特別注意學習中國共産黨的曆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添许多正能量。”

中國共産黨建设100年來,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接續奮鬥,勠力拼搏,一仗連著一仗打,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幹,戰勝了前進门路上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不光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且深刻影響了世界的面貌。回顧和重溫黨的光輝曆史,不光讓我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而且讓我們對當代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複興偉大夢想充滿必勝信念。

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积极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让革命文物资源融入到今世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中,让红岩革命文物“活”起来。图为事情人员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影象”数字体验厅内使用移动设备演示AR互动展示技术(2020年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黨的曆史充实讲明,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曆史充滿無窮智慧,提供重要啓迪。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曆史發展中,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曾長期居于世界各民族發展前列。

但近代以後,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割地賠款,山河破碎。

爲了實現國家獨立、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尋求。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乐成。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但止步于此,無力向前完成曆史的任務。只有中國共産黨的建设,才從基础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爲飽經蹂躏的中國開辟了灼烁的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産生了共産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産黨建设以來,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奮鬥,建设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革新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領導人民改天換地,到領航中國排山倒海,中國共産黨的百年發展史充实讲明,黨的領導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什麽力量強加的,而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2021年1月18日,“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揭幕。本次展览展示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20多家档案部门珍藏的近500件革命历史档案文献和影像资料。该展览将赴长三角地域的多个都市巡展。图为观众在旅行展览。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學習黨的曆史是爲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革新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通過對曆史的學習研究,可以引領廣大人民觀古今、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

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充实展現了我們黨在差异曆史時期是如何克服差异風險挑戰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爲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豐厚養分和重要支撐,學習這樣一部曆史讓我們從靈魂深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门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他強調,要通過回顧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曆程,特別是通過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提高我們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增強做好革新發展穩定各項事情的自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淵源有自,它的根深深地紮在我們黨的曆史探索中。基础固而枝葉茂,泉源壯而流派長,我們對黨的曆史掌握得越科學越透徹,就越能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