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中华PP电子学院文化流传学院召开 “女大学生写作与表达”教学研讨会

發布時間:2019-01-15

1月12日上午,中华PP电子学院文化流传学院在教图楼第一聚会会议室召开了“女大学生写作与表达”教学研讨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副主任张立、清华大学教务处教学质量办公室主任宣华、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培养办公室副主任夏敏、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副院长李洪岩、北京大学新聞流传学院副教授张慧瑜,中华PP电子学院副院长王练、文化流传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卖力人出席研讨会。

會上,王練首先致辭並介紹了中華PP电子學院的公共寫作課程與口語表達課程的開設目的,寫作教研室主任李曉麗、口語表達課程負責人張永輝分別對中華PP电子學院的公共寫作、口語表達課程的特色、發展和課程建設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概述了公共寫作課程在服務于學校培養應用型女性人才的目標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教學革新情況,彙報了學校審核評估整改措施之一——口語表達課程的試點结果。校外專家對女院的公共寫作、口語表達課程的設立進行了肯定,並根據自身學校的課程建設和事情經驗對兩門課程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諸多寶貴建議。

宣華介紹了清華大學“寫作與溝通”必修課開設和試點情況,強調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播“三位一體”的課程特色,介紹了課程在評估機制、激勵機制、師資建設、授課方式、等方面的設計,並分享了課程試點過程中的有效經驗。

夏敏從中文專業寫作課程的發展曆程談起,介紹了北京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寫作與表達類課程設置的情況,指出通識課程要與高質量的專業課程配合建設以達到相互促進、整體提升的教學效果,認爲女院的寫作與口語表達課程定位清晰,並對女院的寫作與口語表達課程的發展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張慧瑜從寫作是一項人權談起,強調非虛構寫作對大學生培養的價值和意義,結合自己非虛構寫作課程中“傾聽他人”的主題設計,說明寫作是一種深刻了解自己與他人,認識社會和時代的一種有效方式。

李洪岩分析了公共写作与口语表达两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在当下浅阅读、碎片化写作的文化语境中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写作能力会使学生受用终身,提升学生的相同能力。写作和表达,在更大的规模也肩负着进行文化傳承与文明互建的社会责任。

張立結合自身成長經曆,生動地呈現了寫作能力是女性領導力實現的重要途徑,認爲這次的會議,不僅是一個課程研討會,更是涉及了新時代培養女性人才气力的重大課題。她認爲文學性寫作和應用性寫作是內在相通的,並以自己寫作實踐爲例說明想象力、感受力、閱讀積澱在公務寫作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指出寫作課程教師自身要具有紮實的寫作功底,也可以引入社會知名作家和公牍寫作專家加入教學團隊。

中华PP电子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寿静心回首了女院写作课程的建设历史,提出了教师写教合一、小班授课等建设性意见。教务处侯处长典牧、招生就業事情处副处长马瑜和学生事情部(处)处长助理吴唐燕表达了对公共写作课程的支持。

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臧海群主持了研討會,她代表寫作和口語表達教師團隊体现,會議結束後要認真消化本次會議的研討结果,認真落實學校黨委書記李明舜、院長劉利群在這兩門課程建設過程中提出的具體要求,把課程上升到培養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女性人才高度來認識,進一步做精做好。

王練在總結發言中指出了寫作與口語表達課程今後的發展偏向,表達了學校鼎力大举支持課程建設的態度。

本次聚会会议是文化流传学院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加速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见》精神,切实提高女大学生文字表达素质与相同交流能力,做好大学生通识教育以及相关审核评估整改事情,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召开的。2012年我校开设写作公共课以来,与同类院校相比,结业生近几年写作能力逐年提升,今年更是凌驾同类院校2个百分点,体现出写作课程对学生恒久生长的实际影响。聚会会议对写作课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展示了教学经验和结果,同时,对下学期即将全面开设的口语表达课程体系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听取校内外专家和领导意见,进一步提升写作与口语表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