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正文

深化校地协同 共育时代新人——中华PP电子学院社会事情学院赴雄安新区开展专题调研

宣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事情部、新聞与新媒体中心) 發布者:李思叡 發布時間:2025-06-25

6月4日,我校社會事情學院教師團隊赴雄安新區開展專題調研,就學科建設、科研創新及實踐教學基地共建等議題進行深入考察,旨在探索校地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此次調研活動由雄安新區社會事情部王紀平部長部署部署,社會事情部副部長張春雷、隊伍建設處負責人柳科界全程參與指導。

探樓宇黨建新貌,觀青年服務創新

調研首站,團隊抵達雄安商服樓宇黨群服務中心,深入考察新區現代服務業樓宇黨建事情的創新實踐。教師團隊認真聽取了關于青年發展型社區建設、“樓裏辦”智慧政務平台、“樓悅享”多元服務矩陣等黨建引領下新型樓宇服務體系的詳細介紹。從創業孵化指導、創業資金對接等全流程創業支持,到主題文化沙龍、藝術展覽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再到覆蓋職業技术提升與興趣培養的夜校課程體系,一系列服務青年的創新舉措,生動展現了黨建事情與青年發展需求的深度融合,爲學院在社會事情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提供了鮮活案例。

覽規劃發展宏圖,悟未來都市脈搏

調研團隊隨後前往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通過沈浸式體驗深入了解這座“未來之城”的戰略定位、空間结构與發展願景。展廳內,先進的數字沙盤、動態影像與交互式演示系統生動展現了雄安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創新實踐。此次考察不僅拓寬了學術視野,更爲學院優化專業结构、深化校地相助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參考。

訪社區治理樣板,研基層服務模式

調研團隊最後一站來到容東片區定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深入考察新區在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創新實踐。通過實地走訪,團隊系統了解了“黨建+大物業”融合治理模式的運行機制,切身感受到形式多樣、富有溫度的志願服務體系所展現的治理智慧。在座談會上,雄安新區社會事情部副部長張春雷、隊伍建設處柳科界、安宁社區黨委書記郭俊媛與調研團隊圍繞“校地協同育人”主題,重點就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婦女兒童服務陣地打造、社區志願者隊伍培育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雙方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等方面達成重要共識,爲構建長效相助機制奠基了堅實基礎。

謀相助共建藍圖,啓協同發展新程

此次雄安新区调研之行,中华PP电子学院社会事情学院团队深入考察了新区在党建引领下层治理、青年生长服务和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的示范性实践。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度交流,学院与雄安新区相关部门就深化校地相助告竣重要共识。双方将重点围绕“政产学研用”协同生长,在创新人才培養模式、共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师资与智库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相助。

未来,学院将把雄安新区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结果融入课程建设与人才培養全历程,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校地协同育人新范式,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孝敬智慧与力量。此次相助将有力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養质量提升,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生长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