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一學生校內創新實踐項目彙報演出在北校區禮堂圓滿落幕。作爲彙報項目之一,性別與社會發展學院禮儀與修養教研室創編的“基于戲曲要领的儀態訓練操”受到師生一致好評。
儀態訓練操是我校性別與社會發展學院禮儀與修養教研室針對課堂時間有限、無法改變學生多年不良的儀態習慣而研發出的形體、儀態訓練要领。“基于戲曲要领”的涵義是從日常傳統生活中凝練出來的坐相、站相、走路、應對、退讓的儀態動作,不僅帶有民族的審美內涵,還能體現中國文化的日常審美樣態。老師們針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儀態動作,依靠社會演出學的訓練理論與“戲曲進校園”多年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探索了一條有效、長期的訓練要领,來達成身體第二天性的形成。此種要领受到師生的歡迎,获得了相關專家的一致好評。受邀出席本次彙報演出的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導師、副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劇協戲劇院校亞太局主任孫惠柱教授,對北校區校內創新實踐基地項目兼具開放性、綜合性的設計方案和實施的階段性结果給予了肯定,特別是對"基于戲曲要领的儀態訓練操"給予了高度肯定。
儀態訓練操全長7分鍾,分爲兩部门:第一部门是基本的元素性動作,包罗指、掌、拳、雲手、山膀、台步、圓場及站姿、坐姿、開門、聞花、敬茶、品茗、行禮、請讓等等;第二部门將基本動作賦予角色情境,以女孩兒晨起盥洗、梳妝妆扮、精神飽滿、開門迎客、倒茶敬茶、應對送客爲貫穿動作,使學生在訓練中感受優雅儀態所帶來的審美體驗。
礼仪与修养教研室还将继续通过事情坊的形式,牢固北校区大一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教学纪律、编排易于普及的行动、录制教学光盘,在全校推广“仪态训练操事情坊”,成为具有学校特色校園文化运动,资助女院学生塑造得体优雅的仪态,为学校“知性雅致”的人才培养目标孝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