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文化傳播學院組成多個社會實踐團隊,赴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這些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思想修養、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愛國精神
2014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于2016年7月15日至7月20日赴天津開展暑期實踐活動。同學們參觀了大沽口炮台、平津戰役紀念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五大道。
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瞻仰廳、生平廳、情懷廳,同學們緬懷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在平津戰役紀念館參觀了戰役決策廳、戰役實施廳、人民支前廳、偉大勝利廳、英烈業績廳等,深入細致地了解了平津戰役的整體過程。“南有虎門,北有大沽”,大沽口炮台展館中承載著百年曆史苦澀的大沽鐵鍾呈現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鐵證,同學們深深體會到:勿忘國恥、保衛民族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系列參觀是對先烈的一種追思,同學們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艱苦奮鬥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並在實踐中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關注兒童成長,熱心公益傳媒
7月26日至30日,文化傳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張潔帶領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赴山東青島進行暑期社會實踐,參加了由中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主題爲“童謠中國—追夢青島”的大型公益活動。
應主辦方的邀請,實踐團成員集體擔任活動閉幕式的晚會主持,精彩的主持串場获得了實踐單位的廣泛認可和贊揚。由實踐團全體成員自編自演的兒童劇《瘋狂動物城》,獲得了台下孩子們和家長的陣陣掌聲,將晚會氣氛推向热潮。同學們利用自己的學科影響力將公益傳媒的理念發揮地淋漓盡致,展現了藝術語言促進青少年康健成長的宗旨理念。
參與面廣、教育性深、聲勢浩荡、影響深遠的公益文體盛會,對于在校學生來說,意義特殊。同學們体现,作爲新一代的傳媒人不僅要爲黨和國家發聲,更要成爲關愛青少年康健成長的公益力量的傳聲筒,志願將自己的專業和公益之心,應用于少年兒童的公益傳媒領域,爲孩子服務,爲公益發聲。
重走斯諾门路,感悟民族精神
8月15日至28日, 文化流传学院10名学生在崔丽老师领导下,加入了两岸四地十一所高校新聞学院首次相助举办的“爱只因有你——新西行漫记”两岸四地百名青年大学生西部参访交流运动。学校副院长刘梦、院长刘利群划分出席开闭幕式运动。
我校11名师生与来自两岸四地11所高校的130余名大学生沿着80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足迹,途径郑州、西安、延安、天水、兰州、中卫、银川等西部都市,重走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和工农红军走过的革命路线,重温中华民族的历程与辉煌。学生们利用专业优势,卖力纪录片组、采写组、编写民众号的事情,通过写作、摄影来等新的新聞流传方式分享“新西行漫记”途中的快乐。学生还发挥专业优势,主持闭幕式,演出了《再别康桥》、《模拟主持》两个语言类节目。运动中,崔永元与女院代表合影留念,希望各人今后能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早日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职业新聞人。
“重走斯諾门路,感悟民族精神”。宝塔山下,同学们宣誓明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通报正能量,努力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舆论事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