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女院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女院 > 正文

《北京日報》報道中華PP电子學院教師王獻蜜在線服務湖北居民事迹

發布時間:2020-03-10

“還有人在嗎?”夜裏10點多,剛剛平靜下來的微信群又出現了一條求助消息。發消息的人在湖北。

“我在線。”王獻蜜連忙回複。王獻蜜是中華PP电子學院社會事情專業的教師,人在北京。

這是“京鄂iWill志願者聯合行動”的微信群,裏面的志願者都在北京,服務對象卻在千裏之外的湖北。微信群裏有醫師、心理咨詢師、社會事情師,爲湖北居民提供專業的心理、醫療咨詢。

和其他的專業志願者相比,王獻蜜的事情內容有些不太一樣。除了直接和當地居民溝通,她更多時候是和湖北當地的社工機構對接,幫助居民解決疫情期間遇到的各種難題。

夜裏10點求助,顯然是十萬迫切。求助人是湖北仙桃的一位村民,他的孩子患有癫痫病,家裏的藥馬上就要吃完了,網購的藥卻還在路上。求助人說,幾天前他已經把孩子吃的藥減量了,目前藥已經到了湖北,但各處都在封路,沒法送到村裏。

聽到這裏,志願者們立即組建了一個緊急支援小組。志願者們了解到,藥品還在另外一個市,需要先拿到縣裏,再從縣裏送到鎮上的一家菜站,老板送菜時一並捎過去。各個環節都確認之後,已經是第二天淩晨1點。到了早上,村幹部又反饋信息,求助人指定的菜站離村裏很遠,需要重新規劃路線。王獻蜜又緊急通知志願者更改路線。等到所有環節都確認無誤時,已經是上午10點了。

“就像接力一樣,每一棒都不能出差錯。”王獻蜜說,接到求助時已經很晚了,但各人都不會推到第二天。爲了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孩子,志願者們覺得這樣做很“值”。

王獻蜜負責聯系湖北當地的社工機構,事情量更大。她經常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1點,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天。但她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還沒有做什麽,一天就過去了。其實,王獻蜜加入了十幾個群,每天都要開十幾場微信會議。之所以覺得時間過得快,是因爲iWill志願者的事情節奏更快。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各人的目標是一致的。”王獻蜜說,無論是當地的居民、社工機構,還是北京的志願者,各人想的都是如何能夠渡過這個難關。因此,雖然遠隔千裏,各人的溝通卻很是順暢。

在和湖北當地居民接觸的過程中,王獻蜜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许多。“起初我們認爲當地已經亂得不成樣子了,他們會很恐慌。”但王獻蜜發現,困難面前,湖北人民表現出了很大勇氣,面對素不相識的志願者,他們則表現出了完全的信任。王獻蜜還時刻關注著疫情中的女性。仙桃有位女村支書,因爲在事情中接觸過新冠患者,丈夫被確診,自己也被女兒鎖到了自家的三樓。即便如此,這位女村支書在居家隔離的同時,仍然通過微信部署村裏的防控事情,呼籲村民不要外出。

正因爲如此,每當群裏有人求助時,不論多晚,王獻蜜都會绝不猶豫地回複: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