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從這裏畢業,是中國政府對發展中國家不懈支持的生動證明。”7月11日,來自馬拉維的恩庫尼卡女士作爲優秀畢業生代表,這樣講述她們對中國政府以及中華PP电子學院的謝意。
今年7月,來自9個發展中國家的21名國際學員,結束了中華PP电子學院爲發展中國家女官員開設的爲期兩年的社會事情專業碩士項目學習。“我深愛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它不僅承載著曆史,更將與世界各國一起邁向和諧、灼烁的未來。”現場播放短片中,學員們用感言抒發著深情。
感受農村婦女家庭變化
來自世界各地的女學員們,在這個以“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爲宗旨的項目中,能學到包罗中國曆史、执法、社會發展、女性領導力、媒介素養等多領域的知識,課程由專業老師接纳全英文授課方式教學。
“課程部署得井然有序,漢語基礎課程使我們與中國朋友的交流越发順暢,日常聊天中也能夠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來自牙買加警察局規劃、研究、發展部的高級研究分析師托馬斯?伯克女士對本報說。
班達?蒙哥摩女士是來自馬拉維女性执法資源中心的項目官員,此次學習讓她系統地理解了理論知識在實際操作方面的應用,“我們拜訪了中國農村婦女家庭,親眼看到了她們依靠智慧和雙手掙錢。中國婦女事業在農村获得了充实推進。”班達?蒙哥摩認爲。
中華PP电子學院副院長劉夢介紹說,課程還部署了社會實踐和田野考察,並且定期邀請行業專家爲學員做講座,使各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各人學習積極性很高,部门已婚女學員來京研修要長時間離開家庭,適應差异的飲食習慣、氣候,但她們都克服了困難,快速融入學習生活中。”
“中國是一個誠意滿滿、溫情滿滿的國家。”托馬斯?伯克對課程中部署的社會實踐考察十分滿意,認爲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結合,更有利于她們加深對中國婦女事業發展模式的了解。
“我會帶著家人再來中國”
通過兩年的專業學習,學員們對婦女賦權、性別平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班達?蒙哥摩有多年的節目制作經驗,她認爲,中國婦女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發現中國女性無論來自都市或來自農村,都有很強的上進心。中國女性的社會职位逐步提升,她們也越來越珍惜機會,用女性力量創造財富。”
“在中國,只需要手機,我們就可以實現購物、乘坐交通工具,快捷支付技術的成熟爲民衆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班達?蒙哥摩對中國快捷支付的廣泛應用印象深刻,在她看來,中國科技發展不僅爲中國人提供便利,也推動著世界科技研發領域的進步。
“我一定會再來中國,帶上家人配合感受中國人民的熱情。”來自馬拉維的姆甘加女士說。
“中國模式很有借鑒意義”
“女性事業發展的阻礙有许多方面,文化配景的影響很是重要。女性受教育水平與婦女賦權之間有很大關聯,而國家師資力量強弱會影響女性對婦女賦權和性別平等觀念的理解和接受水平。通過此次學習,我希望能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融入今後事情中去,更好地推進農村婦女事業發展。”班達?蒙哥摩說。
班達?蒙哥摩曾經做過關于婦女發展的項目,這次系統學習加深了她對中國農村地區婦女事情狀態的了解,“中國婦女事業的發展模式,對我們後續項目的策劃與開展很有借鑒意義,我們要努力的地方還许多。”
姆甘加認爲,婦女賦權和婦女發展事情仍面臨著许多挑戰,而參加這次學習,並赴浙江、內蒙古、深圳等地開展社會考察,幫助她更深地了解到婦女事業發展的趨勢。姆甘加對浙江女性創業園的項目很感興趣,“中國爲女性提供創業平台,這一點很值得借鑒,只有組織者用心,才气夠更好地推動發展。中國提倡在實踐中落實政策,這方面,我們回國後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