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聞网讯(记者 彭诗韵)7月14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相助司和中华PP电子学院配合主办的第六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暨女大学生领导力培训项目在中华PP电子学院举行开幕式。该项目以中华PP电子学院为平台,将女大学生领导力与国际公务员能力培训相结合,旨在全球化视野下进一步拓展女性“她”力量。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當下,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位置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濱在開幕式致辭中梳理與分析了中國與世界關系的發展與現狀,並指出在全球治理體系重構大勢中,中國在維護世界宁静和正義,在建設國際經濟金融領域、新興領域、周邊區域相助等方面的新機制新規則上都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宁静、發展、相助、共贏的國際大勢,是中國進一步發展國際事務的良好時機。張海濱認爲,中國曆史是一部不斷組織化的曆史,世界史則是一部不斷世界組織化的曆史。國際事務組織化和國際人才專業化是全球化發展大配景下的未來趨勢和一定要求,是中國進一步參與國際事務的機遇,也是提高國際治理能力的挑戰。
在全球化發展的大配景下,培養一支高素質國際化人才隊伍,是進一步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方面。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盧樹民回顧了培訓項目的曆史,習近平主席于去年9月出席聯合國系列峰會期間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議,揭開了中國參與聯合國多邊外交新篇章,也讓國際公務員的培養進入新階段。當前,中國在聯合國任職的職員特別是高級官員數量較少,與我國的大國职位不太相稱,也影響我國在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制約我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能力。培訓國際公務員有利于爲國家培養和儲備國際公務員後備人才,進一步提升我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水平與能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相助司副司長馬何祖介紹了國際公務員的培養情況,目前國際職員隊伍已達11萬人,在國家的重視與鼎力大举培養下,致力于國際公務的人才擁有良好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提高各項素質能力的挑戰。張海濱主任指出中國公務員隊伍的培養目標與偏向。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人際溝通能力,能夠正確應對挫折與挑戰,處理各種複雜多樣的關系;一方面還有具有開放包容的精神和良好的創新意識,具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以適應複雜多變的情況與環境。
本次培訓將女大學生領導力與國際公務員能力培養相結合,旨在全球化視野下進一步拓展女性“她”力量。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驷在致辭中体现,在全球化的今天,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開展國際治理、促進全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各國普遍重視向國際組織推送人才。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婦女作爲宁静與發展的積極貢獻者和支持者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際事務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隨著全球性別意識的主流化,婦女參與國際事務相助以及女性人力資源成長等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此次培訓在中華PP电子學院舉辦,旨在利用有效平台,推動婦女參與國際組織事情,爲中國青年女性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交流進行能力儲備,從而在推動全球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中發揮作用。
中国国际化女性人才培養,是中国妇女教育与妇女生长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国际化人才培養与国际事务生长的要害组成部门。培养女大学生领导力,增强全球化“她”力量,不仅是本次培训的目标与宗旨,更是我国在国际事务生长与国际人才培養历程中所要恒久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