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
在诗里 月是家乡明
在女院 有老师同学们相伴 有传统民俗的文化体验
明白感受到了家的團圓和溫暖
走訪慰問,師生共度佳節








校園,就是離家在外求學萬千學子配合的家。
中秋節這天,學校領導、院系黨政負責人、輔導員、班主任
深入宿舍、教室,走訪慰問學生,
送上節日慰問品、一起做月餅、花燈,
和同學們配合歡度佳節。
愛心禮包,飽含關愛之情

學校食堂自制的月餅和蘋果、牛奶、薯片、火腿等各色食品,
被裝進了一個個愛心禮包。
這是節日的慰問,更是來自學校對每一位女院學子的關愛。


北校區爲全體新生定制發放的女院中秋節專屬賀卡,
同時是一張節日禮包領取劵、一張免費電影入場券。
融入了“崇德、至愛、博學、尚美”的女院校訓,
也把暖暖的祝福送到同學中間。
文化體驗,品味傳統文化內涵
嘗月餅
“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
厥后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嘗月餅,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


計算機系開展“中秋月更圓,師生長相伴”活動,
師生一起動手制作、品嘗冰皮月餅。
賞花燈
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有中秋舉辦花燈會的習俗。中秋夜將燈彩高高豎起,彩光閃耀,兒童手提各式花燈在月下遊嬉玩賞,增添了節日的喜慶。



文化傳播學院師生一起制作點亮中秋節的花燈。
写诗 品茗 猜灯谜






治理學院、金融系、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法學院等院系
以班級爲單位開展主題班會、中秋詩詞書畫會活動,
茶社、文學社、書法社等學生社團也擺起了擂台,
吸引许多同学们前来学习茶道品茗、练习书法写诗、賞花燈猜灯谜。
“閱滿中秋”




圖書館在中秋节期间举办“閱滿中秋”运动,延长了开馆时间。
社会事情学院、文化流传学院等院系的学生党支部来到圖書館,
在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文獻資源庫開展了讀書會活動。
觀看愛國主義影片


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
北校區分批分專業組織大一新生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月是一家亲 月是家乡情
月是离人意 月是九州同
文化的傳承不止是黃鍾大呂
更是潤物無聲的細水長流
家国同构 知行合一
這個中秋
女院奇妙遊
我們纷歧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