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習近平走進黎民家》一書由中國婦女出书社出书發行。該書選取了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慰問過的32個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村、社區),憶往事、說變遷、展願景,生動記錄了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曆史進程,充实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人民情懷。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該書。老師們一致体现,學好用好這本集思想性、可讀性、生動性于一體的力作,對我們越发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越发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偉力,越发深刻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越发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等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爲老師們的學習體會。
《習近平走進黎民家》通過32個家庭的樸實故事和感人場景,真實記錄了新時代十年一個個普通家庭的排山倒海的變化。透過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精神風範、人格魅力和事情作風躍然紙上,新時代十年中國人民走出的奮鬥之路、創新之路、發展之路、共富之路、攻堅之路、幸福之路、團結之路清晰可見。《習近平走進黎民家》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範本,是我們深刻感悟新時代十年巨大成就的生動教材,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思想財富。我們要學好用好這本書,將其中所講的故事和蘊含的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政課。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欢
《習近平走進黎民家》一書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慰問的32個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村、社區)的故事。細微之處見真情,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親切的握手,一個可親的笑容,展現了大國領袖體察民情、重視民生的深厚情懷;生動诠釋了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之心和“黨的基本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執政理念。閱讀此書,可以越发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山河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山河”的至理名言。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重視家庭的力量,每一個家庭以昂揚奮進的姿態創造幸福生活,一定會繪就第二個百年目標的美好藍圖。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曹文
《習近平走進黎民家》充实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視調查研究,講求實事求是優良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和慰問了70多個家庭(村、社區),推開一扇扇尋常黎民家的家門,習近平總書記訪真貧,問真苦,聽真話,身體力行地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的要求落到實處。《習近平走進黎民家》充实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模範踐行群衆路線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每到一家,都會親切與群衆拉家常,談民生,解民憂。習近平總書記這種至真、至誠、至熱、至濃的共産黨人的赤子之心,讓每一位受訪的群衆久久難以忘懷。《習近平走進黎民家》充实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家庭建設,身體力行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貫穿于黨和國家建設事業之中的精神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苗伟东

(圖片來源于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習近平走進黎民家》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大江南北,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的32個故事,重點走訪了貧困農村地區,展現了十八大以來農民脫貧、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句囑咐,一聲聲祝福,情真意切,言猶在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全力做好脫貧攻堅事情,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金杯銀杯不如老黎民的口碑。”“祝鄉親們大豐收。”學習這本書,讓我們越发充实體會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心爲民所系,情爲民所牽,始終與人民心連心,爲民解憂扶困,爲國殚精竭慮,不忘初心,切實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宋赛花
《習近平走進黎民家》一書,詳實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風雨兼程的奔忙,一場場噓寒問暖的關切,及其身體力行地展示出的新時代家國觀。首先,“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的物質豐富和精神豐盈是實現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其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第三,“家風嚴正則世風清正”,要以嚴正家風構築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浩蕩中國風。開學後,我將在課堂上向廣大學生講述這32個故事,尤其是其中蘊含的新時代家國觀,努力培育身具“家國情懷”、擔當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