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在我們抗擊疫情和推動經濟社會複蘇進程中,尤其要關注婦女特殊需要,落實《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中國主張:幫助婦女擺脫疫情影響,讓性別平等落到實處,推動婦女走在時代前列,加強全球婦女事業相助。爲進一步推動“將性別平等落到實處”和“加強全球婦女事業相助”,2021年11月19-20日,中華PP电子學院中國婦女發展研究中心與德國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基金會北京辦公室,聯合舉辦“後疫情時代與婦女發展——第五屆中德性別平等與發展研討會”,來自中國和德國的婦女與性別研究領域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線上學術會議。

中华PP电子学院(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院长刘利群教授出席聚会会议并致辞。她援引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聚会会议的重要讲话,认为开展本次研讨会是进一步推动“将性别平等落到实处”和“增强全球妇女事业相助”的重要举措。新冠疫情为妇女的生存与生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次聚会会议聚焦妇女全球抗击疫情中的作用与孝敬、妇女生长的目标和路径等重要议题,为后疫情时代妇女的生存与生长提供理论思考与对策建议。聚会会议为中德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为疫情情况下妇女生长积极孝敬智慧与战略,体现了聚会会议主办双方、与会专家学者强烈的人类命运配合体理念和对全球妇女生长问题的深切关注与使命继续。中华PP电子学院作为全国妇联直属的PP电子高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推动妇女事业的生长,在妇女和性别研究领域孝敬出了富厚的科研教學结果与研究经验。刘利群院长肯定了中德双方前四届聚会会议的结果,并希望继续深化中德双方的相助,增强国际交流,推动构建性别平等的人类命运配合体、推动妇女共建共享美好世界.

德國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基金會項目經理周琪卓蘭女士線上參會並致辭。她指出男女平權和《消歧公約》已經獲得了中德兩國的廣泛認可,中德兩國在婦女就業、教育、社會保障、衛生以及公共福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男女不平等現象,加上全球疫情影響,使婦女在家庭和事情中面臨新的困境,應加強這些問題的研究與交流。她希望今後中德雙方在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發展方面加強國際相助與學術交流。

在为期两天的聚会会议上,与会专家聚焦“妇女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与孝敬”、“新冠疫情对妇女生长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将性别平等落到实处的目标战略与前景展望”以及“后疫情时代《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条约》的履行和审议”这四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聚会会议邀请到来自德国妇女协会、国际性别平等政治研究的Juliane Rosin博士、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性别平等研究教席Clarissa Rudolph教授、德国社会事情和社会教育学研究所、第三次平权陈诉卖力人之一Ulrike Spangenberg博士,以及我国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张立主任、北京大学白桂梅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刘小楠教授、南开大学吴帆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陆继霞教授、西安培华学院刘越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戴瑞君研究员、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杨慧副研究员,以及我校张丽琍教授、魏开琼教授、李洁教授等加入了本次研讨会。


會議閉幕式由中國婦女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向梅副教授主持。中華PP电子學院張李玺教授與艾伯特基金會(北京辦事處)中國區首席代表康懷德博士在閉幕致辭中對中德雙方的相助及會專家精彩的學術報告給予了高度肯定。張李玺教授認爲本次會議首先從《消歧公約》審議的角度,交流了中德政府層面推進和消除性別歧視的經驗與结果,進而集中討論了女性群體在疫情防控中的貢獻、需求和實踐經驗,同時也圍繞後疫情時代女性的生存環境和發展面臨的挑戰,進行了積極的性別分析和路徑思考。康懷德博士体现中德雙方每年一屆的學術會議获得了與會專家的鼎力大举支持,聚焦差异的性別平等問題進行交流,有助于推進性別平等和深化國際相助,期待雙方繼續相助,擴展性別平等的學術研究與相互交流經驗的機會。


本次研討會主題豐富,研究視野開闊,研究內容切合當下時代配景;與會者既有中德學界專家,又有政府部門的資深人士,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跨領域、跨學科、跨界域的中外學術會議。會議的圓滿乐成,有助于推動我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領域的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助力實現“幫助婦女擺脫疫情影響”和“讓性別平等落到實處”的國家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