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促進高質量充实就業

宣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事情部、新聞与新媒体中心) 發布者:李思叡 發布時間:2024-11-04 來源:《求是》

促進高質量充实就業

習近平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团体学习,内容是促進高質量充实就業,目的是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新时代就业事情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促進高質量充实就業的思路和举措。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衆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康健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我們黨對此曆來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就業事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有效應對外部壓力、內部困難特別是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較低水平,在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实的就業,爲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就業事情規律的認識,積累了許多經驗,主要包罗:堅持黨對就業事情的全面領導,堅持把就業作爲民生之本,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依靠發展促進就業,堅持擴大就業容量和提升就業質量相結合,堅持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堅持創業帶動就業,堅持營造公正就業環境,堅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等。這些經驗十分寶貴,要長期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習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習近平在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卖力人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同時要看到,就業事情仍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穩增長、穩就業的壓力始終存在;人口發展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以及經濟數字化轉型等趨勢對就業的影響逐步加深,結構性就業矛盾不斷凸顯;人民群衆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提升就業質量已經成爲勞動者的迫切願望。

党的二十大科学掌握就业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着眼扎实推进高质量生长和全体人民配合富足,作出了促進高質量充实就業的重大部署。在宏观层面,高质量充实就业主要包罗就业时机充实、就业情况公正、就业结构优化、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等;在微观层面,高质量充实就业主要体现为劳动者不仅有活干,而且事情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职业宁静等。虽然,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程,必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必须充实调感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缔造性,引导各人依靠努力奋斗缔造幸福生活,不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促進高質量充实就業,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事情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长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治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勉励创业的目标,以推动高质量生长为基础,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革新为动力,连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停增强宽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宁静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再起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里,我着重强调5点。

第一,始終堅持就業優先。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越发自覺地把高質量充实就業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爲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革新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结构建設未來産業,完善現代化産業體系,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産業和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和人民群衆高品質生活新期待,不斷細化優化社會分工,鼎力大举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挖掘、培育新的職業序列,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要強化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生産力结构對就業影響的評估,推動財政、貨幣、投資、消費、産業、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聯動、同向發力,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

第二,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是當前我國就業領域面臨的主要矛盾。解決這一矛盾,關鍵在于加速塑造素質優良、總量丰裕、結構優化、漫衍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要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科學研判人力資源發展趨勢,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结构,鼎力大举發展職業教育,健全終身職業技术培訓制度,推進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彙,增強人力資源開發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完善供需對接機制,力求做到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正確就業觀,營造“職業無貴賤,勞動受尊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基層就業,同樣出彩”等有利于就業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和包容社會環境,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深入分析一些行業出現較大用工缺口的原因,找到有效補缺辦法,從破解“有活沒人幹”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幹”的問題。

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習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習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物交易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第三,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爲重中之重,開發更多有利于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確保青年就業水平總體平穩。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外出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並重,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工就業,著重引導外出人才返鄉、都市人才下鄉創業。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務工收入,防止因失業導致規模性返貧。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落實就業援助措施,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做好退役軍人、婦女等群體就業事情。

第四,深化就業體制機制革新。要充实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制約提升就業質量、擴大就業容量、優化就業結構的卡點堵點問題。完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就業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專業化水平。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優化創業服務,提升創業質量。健全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營造公正就業環境,堅決破除影響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努力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習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習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治理人员等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摄

第五,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要健全勞動执法法規,規範新就業形態勞動基准,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在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宁静、技术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等方面的正当權益。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形成制度。加強市場監管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有效治理就業歧視、欠薪欠保、違法裁員等亂象。

就業是家事,更是國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就業當作民生頭等大事來抓,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制度機制,增強事情协力。要加速建構中國就業理論體系,積極講好中國就業故事,有效提升我國在就業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这是習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27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团体学习时讲话的主要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