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突出中華PP电子學院社會事情實踐教學特色,提升社會事情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水平,2022年12月10日,社會事情學院召開了社會事情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研討會實踐教學專場。出席此次研討會的專家有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事情與社會政策系張會平教授、北京科技大學社會學系郇建设教授、首都經貿大學社會事情系呂新萍教授、南京理工大學社會學系沈黎教授、複旦大學社會事情學系韓央迪副教授。中華PP电子學院副院長周應江教授在會議上致辭,會議由社會事情學院院長李敏教授主持。
周應江副院長對列位專家的光臨指導体现感謝。他指出,社會事情是一個以實踐爲本的專業,在突出實踐教學职位、發揮實踐教學作用方面與學校的培養目標和關注重心有高度的契合性。女院是國內最早設立社會事情專業的院校之一,多年來,女院社會事情系以重視實踐教學獲得了國內衆多高校同行的認可。希望借助此次研討會,請列位專家學者提出建議,進一步提升女院社會事情專業一流本科專業的建設水平。

社會事情學院實踐教研室主任陳偉傑副教授從教學邏輯、專業實習、課程建設、硬件設施以及其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對女院社會事情實踐教學方案進行了介紹。
北京科技大學社會學系郇建设教授從專業概況、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情況、實習基地以及實驗室建設情況等對北京科技大學社會事情實踐教學做了詳細介紹。通過“大手拉小手”“貝殼彩虹路”兩個特色項目對北科大的實習情況做了進一步說明,指出北科社工堅持精品化、特色化、國際化的辦學方針,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卓越人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事情系吕新萍教授以获得201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學结果奖的项目为例,从教育理念、教学要领、课外拓展、基础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事情实践教学做了详细介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事情與社會政策系張會平教授以《家庭社會事情》課程爲依托,以家庭教育提升計劃爲例,從項目介紹、項目模式、經驗與特色以及效果與拓展等方面對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事情實踐教學做了介紹,指出要“在服務中學習”“爲服務而學習”“與服務者一同學習”。
南京理工大學社會學系沈黎教授從實習日志反思、教師及學生的情感勞動運用、多學科交织的混淆模式培養等對南京理工大學社會事情實踐教學做了介紹,指出要在知識、能力、思維三個維度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增強學生的認知和非認知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思維層次。
複旦大學社會事情學系韓央迪副教授從社會事情學系的發展脈絡、學科偏向、教學資源、師資隊伍、教學體系的運行基礎、實踐教學的雙向幹預、教學效果、培養目標的難點以及革新偏向與具體舉措等方面對複旦大學社會事情實踐教學做了詳細介紹,指出其實踐教學注重理論和實踐的雙向推進,始終秉持“師-生-機構”一體化的理念。

列位專家與社工學院教師就實踐教學課程和課時設置進行了交流與探討。李敏教授指出,此次研討會從課程實踐、實習實踐、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社會事情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展開了充实討論,從各院校國家一流社會事情專業的實踐中借鑒到了寶貴經驗,爲我院社會事情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帶來了新的收獲和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