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正文

中華PP电子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一流專業建設學術研討會召開

發布者:李思叡 發布時間:2024-07-08

7月6日,以“播音与主持艺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高质量生长”为主题的“育慧金声”——播音与主持艺术一流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华PP电子学院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與女性教席)具体承办。

研討會特意部署了致敬環節,與會嘉賓和全體師生向老一輩播音藝術家、中華PP电子學院榮譽教授、中華PP电子學院首屆校友葛蘭表達了高尚的敬意。隨後,這位92歲的播音藝術家與女院播音師生代表一起朗誦了《七律·長征》。

朗誦結束後,著名主持人春妮作爲中青年主持人傑出代表向葛蘭老師獻上鮮花並表達誠摯的祝福。她寄語在場的播音青年學子,希望他們勤學苦練,向老一輩播音藝術家學習,不斷取得進步。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音指導、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播音主持委員會會長李瑞英出席研討會並發表主旨發言。她肯定了女院播音所取得的專業建設结果並做出指導:一要走基層,積極響應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踐行四力,了解社情民意,既內化于心,又擲地有聲,講好中國故事;二要提高修養,包罗政治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團隊相助精神等多方面,多了解黨的政策和方針,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懈努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鲁景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影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燕教授出席了聚会会议。张燕教授代表指导单元作了致辞,她指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国家形象塑造和海内外流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专业建设可以朝着三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能力、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综合型人才;二是革新人才培養体制机制,培养多样化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并进行体系化和内涵的建设;三是整合开发一流的课程资源,推动课堂教学革新,创新教学要领手段,构建新时代的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体系。她还提到,专业建设的要害是要掌握“术”“道”焦点,注重基础和能力培养,并坚持初心,强化特色定位,提升女院播音的特色优势。

中華PP电子學院院長劉利群教授代表主辦單位發表了致辭。她首先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達了熱情歡迎,並感謝教指委、播音主持專業學界、業界專家對中華PP电子學院特別是播音主持專業的鼎力大举支持,同時,還介紹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一流專業的建設情況。她体现,學院將全力支持全校各一流專業建設,努力踐行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她對女院播音專業建設提出了要成爲黨和國家思想宣傳陣地、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傳播窗口和培養女性播音專才搖籃的辦學理念與思路。

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周星在線上發表了視頻講話。他指出,在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藝術發展中具有中國式創造的獨特性,爲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他強調,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建設中,品質塑造、增厚修養具有重要意義。面向未來,播音與主持藝術有獨特的生命力,應該有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信心。

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智鋒也發表了視頻講話。他指出,本次研討會定位具有高、新、准的特點。首先站位高,能對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站在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高度探索專業建設的偏向和思路;其次,創意新,既考慮到專業自己的技術藝術特色,又考慮到深層次的專業功效,把對學生的智慧培育放在重要位置;第三,定位准,中華PP电子學院在婦女、兒童、家庭等領域的獨特功效,在專業定位中清晰可見。

中华PP电子学院副院长周应江教授主持了研讨会的开幕式。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院长王露教授主持了致敬前辈环节并深情介绍了葛兰老师的职业历程和辉煌事迹。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兼任幹部培訓部部长张洁主持了主旨讲话环节。

中华PP电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周子云从办学历史、师资队伍、学生生长、专业建设思路、人才培養、特色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等七个方面介绍了专业建设情况。

浙江傳媒學院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戲劇影視學專業類教指委委員姚爭作了《人工智能配景下播音主持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的思考》的發言。他指出三點問題:對播音焦点價值和不行替代性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基本功弱化,整體語言面貌不容樂觀;焦点能力泛化。同時,提出三點建議:加強專業進口把關,革新藝考招生;加強人文綜合素質和語言基本功的學習;重視信息素養的學習和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

山西傳媒學院副校長,教授、教育部高等院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王紅葉作了《數智時代下播音與主持專業建設的新趨勢》的主旨發言,分享了因地制宜從學生就業角度出發的專業建設經驗並提出了課內實訓、課外活動、專業賽事和校外實踐相結合的大實踐教學花样。她指出大口語傳播成爲趨勢,一專多能是職業必須,認爲專業發展未來可能呈現工業化流水線、高端定制化兩極化發展,強調AI成爲創作夥伴並希望更多學生能成爲有思想的播音人。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喻梅以《新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建设的守正与创新》为题作了精彩讲话。她指出,创新必须建设在守正的基础上,没有守正就没有基本,革新也可能迷失偏向。她呼吁,专业师生要坚定专业自信,坚守专业阵地,并指出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目标从语言流传人才到信息流传人才的转向。

下午的圓桌會議由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副院長霍烺白、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授牛力配合主持。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钟华,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成越洋,中华PP电子学院圖書館副馆长吴倩,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彭冬雪等四位嘉宾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西部生长、一流课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配合体意识等要害词分享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经验。随后,厦门大学国际流传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罗幸做了点评并与几位老师结合人才培養、课程建设、创新实践等内容共话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未来建设之路。

在第二時段的圓桌會議,新華社國際部主任記者孫晶,阿裏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群副總裁、高級數字編輯周曉鵬,原新浪網副總編、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短片短視頻藝術委員會委員王薇分享了人工智能、數字化演進等時代前沿議題。天津傳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院長、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副教授劉宇與孫晶、周曉鵬、王薇就AI時代技術發展與播音主持專業的融合共話前沿思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此次研讨促进了学术交流,开掘语言流传专业人才培養新路和高地,为中华PP电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学术指引,为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在更高起点、更高条理、更高目标上推动新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质量生长。

《婚姻與家庭》雜志社社長陳潇、中華PP电子學院科研處處長臧海群、教務部部長丁占罡、科研處副處長葉亮、教務部副部長王豔丹、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部门校友以及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全體教師出席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