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項目
  • 科研項目
  • 科研结果
  • 媒介與女性教席
  • 研究中心
  • 學報

教研項目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教研項目 > 正文

社會事情學院積極探索學生事情治理新模式

發布部門:社工學院 發布時間:2017-11-17

社會事情學院在學校黨政領導下,緊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持守以學生爲本的事情理念,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爲宗旨,創新性別平等視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社會服務意識、公益意識和規則意識,注重思想引領、整合事情資源、健全事情機制、拓展事情載體、規範日常治理,在學生事情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事情模式。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

學生黨支部和院團總支把理論學習作爲學生團員和黨員的思想建設的基礎工程,堅持和不斷完善理論學習制度,使政治理論學習有計劃、有內容、有措施、有保障。

一是加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增強黨員黨性修養;二是規範治理,完善學生黨支部組織建設,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做好組織發展事情;三是拓寬教育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五四”紅歌接唱大賽、紅色“1+1”等主題團日、黨日活動。

二、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質

(一)深化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公益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事情学院在开展学生事情历程中,以人才培养为焦点,持守以学生为本的事情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为宗旨,创新性别平等视角,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公益意识,构建起基础保障与创新生长相结合的学生生长服务体系。 以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创新创业项目、志愿服务、学生学术论坛为服务学习主要手段,流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门路。

1、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充实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學院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每年暑期組織暑期實踐團分別奔赴北京、雲南、浙江、廣東、湖南、四川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關注弱勢群體、踐行青年責任,获得了當地的好評。

2、加強優秀學生培養力度,選送優秀學生分別赴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國進行學習交流,培養學生的領導力,開拓了學生的國際視野。

3、我院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公益意識,發揮專業和社團優勢,鼓勵和組織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服務。近三年來,有69名同學爲國家級、世界級活動提供志願服務。我院的援邊志願團與社工實踐團都注重志願服務,爲同學們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宁静台。

在學校開展的年度共青團事情評比中,我院團總支被評爲“2015年度五四紅旗團總支”及2016年度“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特色活動專項獎”。

4、加強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發揮挑戰精神和探索精神。

(1)舉辦學生學術論壇,提高學生的學術素養。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和學生的創業教育事情。爲促進我院學生學術水平的發展,加強學生之間的學術知識的分享和交流,營造良好的學術交流環境,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每年的10月份舉行學生學術論壇,是我院極具特色的專業和學術建設活動。三屆論壇共收到學生參賽作品130篇,涉及各類學年論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挑戰杯”作品、創業計劃書等作品。作品選題內容廣泛多樣,回應了社會的現實問題。爲我院學生開拓學術視野、相互學習交流搭建了平台,營造了我院良好的學術氛圍。

(2)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比賽。三年來,我院學生作品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在北京市第七、八、九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共有24篇作品獲得獎項。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建学生创业团队,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积极组织、指导我院学生在加入中华PP电子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5个创业团队获得奖项;我院组建的“绿屋子”生态社区事情坊于2016年10月加入了首届京津冀晋蒙青年环保公益创业大赛,在参赛现场进行展示和答辩,体现出我院学生的勇于实践创新的精神。

(二)拓展事情载体,打造特色校園文化运动,搭建全面育人平台 。为了增强特色校園文化建设,我院充实发挥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的育人功效,立足专业特点,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園文化运动,促进学生全面生长。

三年來,根據學院專業特點,開展了學雷鋒、優良學風建設及心理康健等系列主題活動、以社團爲依托,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乐成打造了“推進性別平等,反對性別暴力”的三八節主題活動、“五四”紅歌接唱大賽、國際社工日宣傳活動、社工微電影大賽、學生學術論壇等系列具有學院特色的品牌活動。

学院通过开展的多层面、多形式校園文化运动及校外的社会实践运动、学术科技运动,为大学生搭建了生长成才的平台,同时也打造了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优秀团体和小我私家,通过开展运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亲眼看到了国家的生长进步,深入社会下层,关注弱势群体,践行青年责任,亲身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价值,不停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坚强信念。

三、拓展就業服務平台,提升學生綜合就業競爭力

(一)近三年的就业基本情況。2015-2017年我院有结业生326人,平均就业率94.73%。结业生中考取硕士研究生56人,出国、出境留学11人;考取国家公务员11人;下层就业12人(大学生村官6人、西部计划志愿者6人)。

(二)就业事情特点及亮点。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结业生就业事情。建设了就业事情领导小组, 建设并实施教学—就业联动机制,在专业层面、学生事情层面,开展分类指导运动,提高就业事情成效,积极开展校友事情,拓宽结业生的就业渠道。

四、注重科研,總結提煉事情實踐,提升學生事情隊伍的學術水平

學院黨總支高度重視學生事情隊伍的科研能力的培養,由黨總支書記牽頭,積極申報學校思政課題和學生治理創新專項,結合學生事情實際,總結和提煉學生事情實踐經驗和特色,申報了學生治理創新項目《大學生公益服務精品項目建設研究——以社會事情學院爲例》、申報學校的思政課題《大學生志願服務評估體系的現狀調查——以社會事情學院爲例》、《退伍女大學生複學後角色轉換及適應研究——以中華PP电子學院退伍女大學生爲例》;乐成申報校團委專項《倡導性別平等,減少暴力傷害,提升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申報黨建事情實務創新項目--《構建大學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長效機制研究—以中華PP电子學院爲例》。在事情中注重將學生事情實踐進行總結提煉,進行理論研究,結合事情實際,提高了學工隊伍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更好的爲大學生的康健成長、成才提供支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