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女院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女院 > 正文

【中國婦女報】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實施邁出新法式——本報記者專訪有關專家解讀全會決定

發布時間:2019-11-18

中国妇女报·中國婦女網记者 张园园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近日全文發布,其中寫入了“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的內容。專家体现,這對促進我國男女平等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這是一項重大舉措

“《決定》明確要求‘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意義重大。”中華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李明舜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采訪時体现,這既是促進男女平等的現實需要,也是提高國家治理特別是社會治理效能的需要,更是我國在國家治理特別是社會治理方面順應並引領國際潮水的重大舉措。

“男女平等與婦女全面發展是人類追求公正、正義的永恒主題,也是中國共産黨始終如一追求的重要目標。”李明舜說,把男女平等作爲促進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中國共産黨的獨特創造,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部署。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一定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焦点的黨中央將促進男女平等放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擘畫。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指出在出台执法、制定政策、編制規劃、部署事情時充实考慮兩性的現實差異和婦女的特殊利益。

如今,《決定》中寫入“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更勾畫出“中國之治”下男女平等的美好願景。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慧說,《決定》明確要求“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爲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進一步完善保障婦女權益的人大立法機制、政協協商機制、政府事情機制、婦聯橋梁紐帶機制、跨部門聯合約談等事情機制,進一步在共建共享美好社會中統籌部署和推進婦女事情,進一步促進婦女全面發展、支持婦女立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和夢想奠基了堅實基礎,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更高水平上促進男女平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在新時代,如何堅持和完善男女平等的制度機制,將我國的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爲國家治理效能,從而進一步促進婦女發展,也對今後的事情提出了新要求。

李明舜体现,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就是要把社會主義制度體現在男女兩性社會關系方面的優越性以制度化方式加以固化和表現,並使之轉化爲行之有效的機制措施,發揮更大的作用;就是要通過完善相關的制度機制,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男女平等和婦女發展的重要論述加以貫徹落實;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爲建設平等、和諧、文明的性別關系,實現包罗廣大婦女在內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就是要切實做到在立法決策中充实體現性別意識,在改善民生中高度關注婦女需求,在社會治理中積極回應婦女關切,使男女平等真正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社會生活各方面;就是要把男女平等的價值理念體現在执法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中,貫徹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具體實踐中。

關于如何進一步完善男女平等的制度機制,中華PP电子學院法學院教授劉明輝認爲,應完善立法,健全促進男女平等的执法體系,如出台《性別平等促進法》,同時確保执法有效實施。劉明輝建議,健全促進男女平等的执法體系,用憲法、狹義的执法、行政法規、地要领規、地方或部門規章等系列法保障男女平等。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將使我國保障婦女權益、促進男女平等的执法體系越发完善,保障的理念和標准越发先進,保障的主體責任越发明確,保障的措施手段越发剛性有效,從而使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實施邁出曆史性的新法式。”李明舜說。

更好發揮婦聯組織優勢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一系列重大部署,體現了黨治國理政的使命擔當,彰顯了黨不變的爲民初心。作爲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推動建设堅持和完善促進男女平等的制度機制,進一步促進婦女發展,開創中國婦女運動越发美好的未來,婦聯組織使命在肩。

新願景激發新作爲。面對新任務新要求,婦聯組織將立足職能、發揮優勢,爲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巾帼力量。劉明輝認爲,婦聯組織可以在源頭參與、源頭推動中發揮作用。

一是推進國家級执法和政策性別影響評估機制的建设。2015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新增的第39條規定,“擬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的执法案,在执法委員會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前,常務委員會事情機構可以對执法草案中主要制度規範的可行性、执法出台時機、执法實施的社會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進行評估。評估情況由执法委員會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新增的第63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事情機構可以組織對有關执法或者执法中有關規定進行立法後評估。評估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盡管缺乏專門針對性別評估的規定,但性別影響評估是立法機構在立法前對执法草案進行評估的重要組成部门。因此,這是建设國家級評估機制的执法依據。”劉明輝說。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在總目標中增加“將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执法體系和公共政策”,在第(七)項婦女與执法領域的主要目標:促進男女平等的执法法規不斷完善和加強對法規政策的性別平等審查,這是建设國家級評估機制的國家規劃依據。

爲推動在國家層面探索建设执法政策性別平等評估機制,婦聯一直在積極行動、發聲。2018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趙東花以全國婦聯名義,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建设执法政策性別平等評估機制》的提案,建議由全國人大法工委牽頭,聯合相關部委、群團組織和相關專家學者建设执法政策性別平等咨詢評估領導機構和具體事情機構,並制定相應的事情規則。

在劉明輝看來,在各地法規政策性別影響評估的基礎上,建设國家級評估機制的條件已經成熟。她体现,這種評估將提高立法質量,以“賦權”兩性取代“照顧”女性是法治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

二是繼續推動健全多部門聯合約談機制。多部門聯合約談機制已在各地推廣。2016年,全國婦聯權益部制定了《婦聯組織促進女性公正就業約談暫行辦法》,隨後各地方婦聯、工會、人社廳/局等單位開展聯合約談活動,效果顯著。2019年,人社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爲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要求各地人社廳/局與婦聯、工會等部門建设聯合約談機制。“在此領域婦聯可以發揮引領作用。”劉明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