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政府中心事情,參與社區建設,配合民政部門做好群衆事情,是婦聯組織服務婦女群衆、實施家庭文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门。爲轉變事情方式,創新事情要领,延伸婦聯事情手臂,增強專業事情力量,更廣泛、更直接地服務基層婦女群衆和家庭,內蒙古赤峰市婦聯在民政局的鼎力大举支持下,孵化婦女兒童社會組織,開展社區服務事情,取得良好效果。
設中心、建基地,培育社會組織
2015年,針對赤峰市服務婦女兒童社會組織嚴重不足、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市婦聯著手推動建设婦女社會組織事情。同年3月,市婦聯組織12個旗縣區婦聯主席以及松山區玉龍街道、鐵東街道和紅山區西屯街道黨工委書記到深圳、廣州、佛山等地學習參觀;8月,組織松山區鐵東街道領導和相關事情人員到北京市婦聯和北京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進行考察。經過認真籌劃,12月,在松山區鐵東街道辦事處的鼎力大举支持下,在香格裏拉社區建设了占地800多平方米的“赤峰市婦女兒童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基地在功效上設置了培育區、共享區、展示區和服務區四個板塊,具體設置有組織孵化、女性沙龍、技术培訓、心理咨詢等。
为保证孵化基地正常有序运转,去年12月,赤峰市妇联又在市民政局民间组织治理局的协助下,支持建设了“赤峰市妇女儿童社會服務中心”,聘请了专业的事情人员。
今年3月,基地開始試運行。截至目前,已孵化、入住社會組織21家,開展各類社區居民服務活動300多場次,服務包罗婦女兒童、老人在內的社區居民4000多人次。
抓培訓、促提高,進行跟進指導
为推动入住基地的社会组织尽快生长成熟,赤峰市妇联做了一系列跟进、督导和培训事情。一是选派事情基础好、专业能力强的赤峰红百合家庭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卖力人到深圳、北京专业社会组织学习,并聘请香港家庭福利会高级督导王汉史到赤峰,协助制定事情计划和战略目标、找出生长路径,促使这些机构在基地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二是针对大部门社会组织职责定位不清、生长思路不明、服务要领不专业等问题,邀请了北京青春社工服务生长中心执行总做事邹晓昕,就“社会组织如何实现自身生长”和“社會服務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两个专题进行讲座。之后还召开了社会组织卖力人与社区干部座谈会,逐一落实每个社会组织在某个时间段内的事情任务。三是扶持专业社工机构,注重培养专业社工人才。今年,赤峰市妇联还向专业社工机构——赤峰红百合家庭服务中心派驻了专业照料,协调中华PP电子学院社工专家做机构督导,整合该校社工专业的学生到机构实习等,为她们加入三社联动提供技术支持。四是针对赤峰社会组织没有高校社工和相关督导等资源支持问题,市妇联与中华PP电子学院签订了相助协议,将孵化基地作为该校社工专业研究生实习基地,直接加入和协助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
據了解,最近,爲進一步明確孵化基地的發展偏向、前進路徑、事情流程和相關制度,赤峰市婦聯又聯系深圳市婦女社會組織發展促進會,購買了對方4個月的服務,對孵化基地建設事情給予指導,使之走上規範化發展軌道。
立項目,買服務,搭建實務平台
社會組織開展社區服務事情最大的問題是缺資源、缺經費,在沒有政府購買服務的情況下,大部门社會組織主要靠志願服務活動支撐運轉,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爲支持社會組織發展,赤峰市婦聯今年分兩批共出資20萬元,購買了12個社會組織的14個社區服務項目,來自中華PP电子學院的老師爲第一個批次項目編制了計劃書模板,並對三個參與申請項目的社會組織的計劃書填報與修改提出了指導意見,並對實施過程進行跟進與督導。
兩個批次的項目內容包罗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和都市社區空巢老人、單親家庭以及根據社區居民需求組建的興趣小組、老年人支持小組、親子教育小組和社區活動等。赤峰紅百合家庭服務中心承接實施的鐵東街道《晨曦社區守望相助空巢老人服務項目》,接纳專業社工要领,通過社區動員、社區參與、興趣小組、娛樂隊伍和志願服務團隊建設等方式,挖掘並有效利用社區低齡老人資源守護和幫助高齡空巢老人,引發關注;愛之緣幸福家庭研究指導中心承接實施的松山區医生營子鄉《守護愛的天空—留守兒童服務項目》,通過系列活動建设起一對一的留守兒童“守門人”隊伍和靈活實用的守護機制,获得了自治區民政廳領導的認可。
據了解,2016年10月底,第二個批次的11個項目已實施完畢,赤峰市婦聯正在整理各機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召開項目總結交流會,推動各社會組織梳理和反思,促使其在實踐中成長。除市婦聯支持的服務項目外,松山區婦聯也在區民政局的支持下,先後出資8.5萬元,支持14個社會組織開展日常社區服務事情。
有成績,有困難,仍需政府支持
香格裏拉婦女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是全區第一個、也是到目前唯一一個由婦聯組織建设的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已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面臨不少困難。一是經費嚴重不足。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赤峰市婦聯投入到孵化基地的各項資金累計已達50多萬元,全部來源于婦聯有限的事情經費,而後續支持則無以爲繼。因此孵化基地要實現規範化和可持續發展,必須有專項經費做保障。二是入駐孵化基地的社會組織,90%存在定位不清、願景不明、人員不專、缺米下鍋等問題,信息渠道不暢通,不會協調爭取資源,有些組織甚至撰寫項目計劃書的能力。相關部門建議出台相關政策,從政策上扶持和支持社會組織發展。三是赤峰市社會組織專業人才短缺。一方面,赤峰市社會組織起步較晚,也不具備很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仍然缺少高校師生的參與和支持,在很洪流平上限制了社會組織的發展和檔次的提升。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在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充实挖掘與整合利用本土現有人力資源,組織專家團隊開展相關服務事情。四是婦聯有完善的基層組織網絡,有一支善于做群衆事情的婦女事情者隊伍,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婦聯將與民政部門密切配合,在關注與服務都市空巢老人和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事情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