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舜,河北省人,碩士,教授。現任中華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全國婦聯人才開發培訓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爲婦女人權、婦女法學、婚姻家庭法學等,出书《婦女權益执法保障研究》《婚姻法中的救助措施與执法責任》等專著28部。
女校曾經是爲了給求知女性提供上學去處,是曆史的産物。時代發展到今天,PP电子大學如何面對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的挑戰,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女性自身的發展?如何培養女性,使之成爲適應現代化、國際化、科學化的及格人才?PP电子大學發展的戰略又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華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李明舜。
记者:作为单纯的PP电子大学,中华PP电子学院既有其优势,亦有其短板。在您看来,学校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其对女性人才培養有着怎样的影响?
李明舜:单一性别学校的泛起有其历史配景。我国最初女校的泛起是性别歧视的产物。直至年,清政府在其《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还明确排斥PP电子进入学堂接受教育。中国近代女校的开办是为了给求知的女性提供上学的去处。现代女校同已往女校相比,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使命的改变。从传承的角度讲,都是从满足女性的受教育权的目的出发;从改变的角度看,现代的女校则是以追求男女平等为目标。中华PP电子学院的前身——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就是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基于“为新中国培养新女性”而开办的,所以学校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遵循高等教育生长纪律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服务妇女全面生长,服务经济社会生长,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办学宗旨。学校发生的历史配景及特殊的办学宗旨,对学校人才培養一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差异的学校有差异的特色,这种特色会深深地烙印在其学生身上 ;另一方面,特色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恰恰是社会所需要的、富厚多彩的体现。某种水平上说 ,单一性别也是一种特色 ,有其利也有其弊,所以我们不要给单一性此外学校“贴标签”。如果单纯地从专业设置、学生就业去向等方面比力,女校和其他高校可谓大同小异。其同在于都要遵循高等教育纪律、遵守人才培養的一般纪律,其异则在于女校的特殊使命。名誉院长陈慕华对中华PP电子学院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PP电子学院要培养践行男女平等的“种子 ”、 要培养杰出女性的“种子”,这正是女校独立存在的价值所在。
凭据这一定位,学校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纪律的基础上,不停探索有利于女性人才,特别是优秀女性人才生长、成才的一些特殊纪律。学校不停强化特色,在五个方面重视现代女性意识的培养:一是坚持全国妇联提出的新时代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的“四自”精神,这是由学校直属全国妇联的特点所决定的;二是提倡时代精神,要求学生具有人权看法、人文情怀和公益意识,这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又同女性与生俱来的特性紧密相连;三是突出女性特点,凭据“崇德、至爱、博学、尚美”的要求,培养传统与现代美德兼具的、知性雅致的女性;四是响应“公共创业,万众创新”的招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女性培养具有特殊意蕴和内涵;五是顺应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国际潮水,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使学生成为先进性别文化的流传者、践行者和引领者。正是在这种恒久的女校意识的培养与熏陶下,成就了女院学生特有的风范。在全国和北京市的重大运动及种种志愿运动中,都可以看到女院学生的身影,她们刻苦耐劳、体现突出,代表了女院学生特有的“四自”精神;在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代表中,也都可以寻觅到女院结业生的身影。学校人才培養的焦点就是培养人权意识、平等意识、公益意识的“种子”,希望她们成为这个社会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讲到,“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 。为实现男女平等的高尚理想,人类走过了不平坦、不平凡的历程。”学校就是要为这个伟大事业培养“种子”。
李明舜:培育“种子”和一般的种庄稼是差异的,“种子”的质量尤为重要。因此,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焦点事情,学校通过深化综合革新,进一步强化人才培養中心职位,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质量。以提高人才培養质量为主线,深化人才培養模式革新,进一步完善教学优先的制度设计,建设健全教学质量尺度体系、保障体系,完善健全学生学业指导和生长支持服务体系、全员促进就业的事情体系,同时以本科教学事情审核评估的迎评促建为契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质量。对于“人才培養的中心职位”问题,学术界曾有不少探讨,教育主管部门也接纳过不少措施和要领,方方面面都重复强调“人才培養是中心”,但这个问题依然未能获得全面解决,在认识和行动方面,人才培養非中心的情况仍差异水平地存在,甚至有人将人才培養中心简朴化为教学中心。
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具有双重属性:即教育与技术两个方面,技术属性在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教育属性在于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教育信息化既带来了教育领域的革命,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教学范式的革新。已往的教师饰演“演员”的角色,主要使命是给学生教授知识 ;现在的教师身份演变为 “导演”,除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去生成知识、掌握技术,要授之以渔。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教师独占知识、自我中心的教学状态难以连续。但有些教师和教育治理者却没有从传统的教育教學模式中走出来,他们认为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教學技术就是教学要领的革新。例如:用 PPT取代传统的板书,而照本宣科的实质却未曾改变。本质上说,现代化教育教學技术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但现实中部门教师却往往舍本逐末,教学效果自然没有获得革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课堂自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课堂之外的学生培养和教育实践显得比以往越发重要。人才培養在强调教学焦点的同时,也包罗学生治理的重要内容。教学事情与学生事情成为人才培養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学生的治理事情、课外运动、社团组织、社会实践等,这些课堂之外、智力之外的学生培养与教育实践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和职位愈加显著。因此,我们强调人才培養中心,学生治理、学生运动和课堂教学在学生生长中同样重要。只有以人才培養为中心,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协作与互动,课堂内外注重教学与治理的相互联动与相互支持,才气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质量,这也是培养杰出女性“种子”的要害所在。
記者:您特別強調課堂之外的學生培養和教育實踐,請您介紹一下學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情況?
李明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生长,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雅致的应用型女性人才是我们的人才培養目标。在办学历程中,为了构建切合人才培養目标的教学体系,学校不停进行探索,在充实研究高等教育理念和PP电子院校人才培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实践性教学体系。
學校所構建的實踐性教學體系涵蓋了教學的全過程,包罗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體系分爲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實踐三個階段,呈進階式開展。學校對三個階段的實踐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第一階段是基礎實踐,包罗基礎理論課程和專業理論課程的實踐,強調在基礎理論課程和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中,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強調理論的實踐性,理論教學要圍繞實踐問題開展,做到學以致用,培養學生應用理論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階段是專業實踐,包罗實驗教學和專業實習,強調通過實驗教學和專業的實習,將專業實踐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幫助學生在課內外實踐中檢驗理論,提高理論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第三階段是綜合實踐,包罗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畢業實習和創新創業訓練,強調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事情崗位上、在社會實踐中去體會理論和應用理論,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我们所提出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差异于一般认识上的实践教学体系,指的是整个教学历程的实践性,既涵盖传统实践教学的实践性,也包罗理论教学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性教学体系规模比实践教学体系更大,是实践育人理念渗透在整小我私家才培養历程中所形成的带有突出实践特征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必须做到“两全”,一是全笼罩,一是全历程。我们要秉持实践育人的理念,把实践教学贯串在整个教学育人的全历程,使它笼罩到每一个学生。学校对“两课”进行革新,就是从实践教学入手。目前,“两课”是学生比力喜欢的课程,实际上是对实践教学的接待与认可。实践性教学体系是我们的一种探索,如何构建实践性的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构建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说明和规范,使实践教学越发系统化、规范化且有成效。
記者:您認爲學校發展主要存在哪些瓶頸,將如何突破?對學校未來發展又有怎樣的期望?
李明舜:自2002年学校正式转制为普通本科高校以来,经历了本科教学事情水平评估、专业硕士申报乐成等跨越式生长,办学水平、办学条理有所提高。跨越,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生长机缘,为学校赢得了须要的生长空间,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行制止的、很是严峻的问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校革新生长历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行连续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办学条件和资源不足,对学校的革新生长形成了全局性的严重制约和影响;人才匮乏问题没有从基础上解决 ;人才培養质量总体水平还不够理想,且专业生长不均衡;学术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海内外高校的相助、与行业的相助、与社会组织的相助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事情作风和事情效率亟待革新和提高。立足于未来、立足于可连续生长、立足于学校的科学生长,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综合革新,解决制约学校生长的这些“瓶颈”难题,既要积极健全以人才培養为中心的治理服务机制,不停引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也要鼎力大举提高人才培養质量和办学效益,切实增强焦点竞争力。我心目中未来的女院,可以用六个字来归纳综合:“中心”“智库”“基地”。一是加速学校“全国妇女教育研究中心、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妇女幹部培訓中心和国际妇女教育交流中心”四个“中心”的建设。二是作为国家举办的一所全国性的PP电子高校、第一所PP电子高校、全国妇联所属的PP电子高校,学校应该成为服务妇联事情,服务妇女儿童生长的智库、妇女儿童维权的智库;同时,适应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需要,适应社会性别主流化大趋势,女院还应该成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智库。三是学校应当重点建设知性雅致卓越女性的培养、先进性别文化的流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教育、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妇联干部、妇女干部的培训等基地。学校作为探索女性教育的基地,要积极回应女性生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重大关切,探索现代PP电子大学的教育理念,实施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资助女性获得所需知识技术,培养适应全球化生长所需的优秀女性人才。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對外實際上是中國民間外交,特別是婦女外交的一個大本營,我們作爲全國婦聯的下屬單位,在這個大本營裏面應該有所作爲,如學校作爲展示中國婦女教育的對外窗口,在外事部門和全國婦聯的部署下接待外國的女性領導人、女性團體來訪。因此,學校國際化的進程在今後深化綜合革新事情中是重中之重,我們要深化國際化辦學的內涵建設,擴大留學生的招生規模。要把世界各地與我們有聯系的女性聚到女院傳中國文化,特別是傳播中國的婦女觀、介紹中國的婦女發展,從而服務國家總體外交。由國家商務部主辦,女院承辦的“2015年發展中國家女官員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研修班”開班典禮在女院隆重舉行,培養外國政黨女性領袖和高級官員的任務爲學校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PP电子高等教育迅速生长、性别平等意识已逐步融入高等教育教學的时代配景下,PP电子高校具有其特色生长优势。学校应抓住机缘,坚持特色办学,增强国际相助,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人才和信息的流动,不停努力培养杰出女性人才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