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院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女院要聞 > 正文

專家爲堅持新時代家庭觀、推進幸福美好生活建言獻策.

發布部門: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11-25

堅持新時代家庭觀

推進幸福美好家庭生活

11月21日,第六届中国家庭学科研讨会暨家庭建设论坛在北京中华PP电子学院顺利召开。本次聚会会议由中华PP电子学院(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主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北京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协办,中华PP电子学院(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承办。聚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卫生康健委、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妇女研究所、中华PP电子学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科普研究所、**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以及三个地级市妇联组织的18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从差异角度阐释了家庭建设的深刻内涵及有效制度机制,并对当前热议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三孩生育政策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等重点论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以下为部门与会专家的精彩讲话。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d49c5cb4b051ebc0e0404f9583bd6006.jpg

推動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全面發展

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法理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強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並指出“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易教授提出,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全面發展是解決好家庭家教家風相關問題的題中之義。既要在關注家庭治理的探索階段、厚植家國情懷的發展階段、緊跟時代變化的創新階段中,厘清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發展脈絡;也要在正確認識家庭建設的重要职位、正確認識家庭教育的焦点內容、正確認識家風建設的關鍵領域中,明晰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時代樣態;還要在注重發揮家庭尤其是婦女的獨特作用、注重發揮學校尤其是思政課的紐帶作用、注重發揮社會尤其是婦聯的支持作用中,構建起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同心圓。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4ed8c5567ba72683a1cf784a5a06d759.png

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PP电子學院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秘書長林建軍認爲,《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家庭置于國家發展的戰略框架,首次在國家層面就家庭教育問題專門立法,將關乎未成年人身心才智全面和諧發展、關乎家庭和國家能否良性有序運行的家庭教育納入“國家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53c2a8e51554568511e009cd99e13e1b.jpg

**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赵春辉教授提出,新时代家风建设实践方案,包罗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维度,组成一个相对完整但又不均质的结构体,即家庭文明建设、下层社会治理新花样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整合;把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执法体系,标志着“家事”纳入“王法”,将会促使家风建设实践方案的各个维度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并提供深度的法理支撑.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85396626b247dac9a1492a39f6ac1d1f.png

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

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

家校共育的成敗,在相當水平上決定著整個“共育”事業的成敗。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許玉乾教授提出,在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家社共育、家校社共育中,家校共育顯然是關鍵。現實生活中,家長學校依然是學校家庭教育事情中的单薄環節,如何實現家長學校的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是推進家庭教育過程中的重大和緊迫課題。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ce320c5ed686397b69aa9de396bc96e9.png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编审刘秀英介绍了中国少年研究中心“都市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现状”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并提出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政策建议:(1)增强家庭教育政策宣传,让政策工具知晓已经出台的家庭教育政策;(2)强化社会相关机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3)增强社区作用的发挥;(4)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内容与形式上看护家庭需求;(5)提高家长从网络获取家庭教育支持的能力。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17fad1027b9132f4418b0ef7a09708ed.png

全方面支持家庭發展

減輕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恒久均衡生长的决定》,将增强税收支持政策作为降低生育养育成本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的重要内容。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规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永英认为,为推动三孩生育政策有效落实,需要在以下方面对税收政策做出调整完善。首先,通过小我私家所得税减免减轻家庭经济肩负,探索凭据生育子女数量和收入水平实行人为薪金收入的小我私家所得税按差异比例返还的政策。其次,通过税收减免勉励企业更多雇佣女职工,建议凭据企业规模,凭据雇佣生育女职工的比例,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返还等优惠。最后,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普惠性托育服务生长。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c76c80dd9593322415c10d993d6aac1f.png

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多子女家庭日漸增多,怙恃偏愛現象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兒童早期家庭教育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王耘教授提出,在中國的二孩家庭中,怙恃通常傾向于偏愛男孩和大孩。這種怙恃偏愛會同時對被偏愛兒童和不被偏愛兒童的發展産生消極影響,導致兒童攻擊、焦慮、抑郁等問題行爲的增多,誘發同胞關系和親子關系的惡化。因此,應根據多子女家庭的基本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方案,引導怙恃樹立正確的教養觀念,科學育兒。

推進婦聯家庭事情

助理基層社會治理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家庭在婦聯事情當中的职位逐漸提升。中華PP电子學院社會事情學院副教授陳偉傑認爲,婦聯家庭事情的開展對兒童康健成長、婦女公共參與、家庭關系和諧、社區凝聚力提升和鄉村環境改善等方面可起到正面推動作用,具有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意義。未來婦聯家庭事情,需要婦聯在婦女、兒童和家庭三個領域的全盤規劃中爲家庭事情確定偏向,力爭在黨政科層體制中建设由各地黨委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家庭事情指導機構,爭取將婦聯家庭事情納入政府常規預算和購買服務清單之中,建设有關家庭事情的長效考核制度,實現全局利益和婦女利益的雙贏理想。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ce19d6b27c59287073f38d7526f5dd89.jpg

家庭作爲社會的最基本單元,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承載著重要的使命和職能。甘肅省張掖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石瑛總結了婦聯家庭事情的“張掖經驗”:不斷創新更貼實際、更接地氣、更富活力、群衆參與度更高的活動載體,探索建设文明家風正面引導、怙恃講堂培育家教、積分超市激發動力、信訪維權化解矛盾、特殊群體關愛慰問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努力構建起黨政高度重視、婦聯主動作爲、多部門協同聯動、專業隊伍志願服務、城鄉群衆廣泛參與的家庭事情新花样。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382c141cbc53d59db507f6432aac6856.png

浙江省甯波市婦女聯合會家庭和兒童事情部副部長夏喜瓊提煉出甯波婦聯家庭事情的有效做法:以“甬尚人家”家庭建設綜合平台爲統領,以服務家庭幸福爲焦点,聚力家庭文明建設和兒童關愛幫扶,創優創強全市親子共讀、兒童友好、家風培育、家庭教育等多項事情,爲甯波高質量發展建設配合富足先行市貢獻家庭力量。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ec28057b023baf3a81e18c57e8f938b6.png

雲南省玉溪市婦聯家庭和兒童科科長、市婦兒工委辦公室副主任化紅梅在會上展示出玉溪婦聯家庭事情亮點:通過專業化、項目化深入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打響了“童·成長”怙恃支持計劃、“新興女人”等一批創建品牌,爲新時代婦聯家庭事情創造了鮮活的經驗。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8b662b8a744e1956e18d8156a53adf35.png

構建中國家庭教育知識體系

拓展家庭教育的內涵和外延

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研究員高書國認爲,構建家庭教育知識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接纳頂層設計、同步推進、協同構建、資源共享战略,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努力形成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家庭教育知識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家庭教育可持續發展。構建設現代家庭教育知識體系是新時代家庭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配合使命,必須從本體論、認識論、要领論三個層面深刻理解和深層構建家庭教育知識體系,既需要探究家庭教育本原與基質的哲學問題,揭示家庭教育産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础原因和基础依據,更需要研究家庭教育知識體系構建理念、战略與要领;以心理學爲基礎、社會學爲主體、教育學爲焦点,構建家庭教育公共性知識體系、專業化知識體系和個性化知識服務的現代化家庭教育知識體系。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232546fc47c37ed334f284cbfe248b15.png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康健,對他們的個性、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國家衛生康健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綜合處三級調研員彭婷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康健的標准包罗身體康健、社會適應和心理康健。培養孩子的康健行爲、生活方式、心理狀態的責任主要在家庭。一直以來,國家衛生康健委堅持兒童優先的原則,加強兒童康健治理和家庭康健教育,關注兒童早期發展,切實維護兒童康健權益。通過兒童康健治理,積極推動兒童早期發展均等化;通過開展家庭康健教育,強化家長爲兒童康健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提高兒童家長康健素養,促進兒童體格、心理、認知、情感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2a9fa51f567b844d36d659a5f623bee9.png

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科學素質研究室副主任李秀菊認爲,家庭科學教育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與科學有關的互動教育。家庭科學教育的重要方式包容科學閱讀、家庭餐館科技館、科技類博物館等。家長是做好家庭科學教育的主力軍,家長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學校科學教育、引導孩子科學閱讀、與孩子配合開展科學遊戲、帶孩子參觀科技類博物館等方式積極開展家庭科學教育,配合促進兒童科學學習。

C:\Users\1030\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66ywhw4qb7222\FileStorage\Temp\24c412c46a462f41d645c6f1fff155e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