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女院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女院 > 正文

【中国妇女报】积极探索财税扶持 为“三孩政策”落地培育有利情况

發布時間:2021-08-10

·閱讀提示·

7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官網公開了對《關于促進女性生育與就業良性互動、助力國家人口發展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答複,体现爲“三孩政策”的落地提供不行或缺的財稅保障。關于生育意願的相關調查與研究讲明,企業承擔生育成本過重及由此而生的勞動力市場隱形性別歧視是制約女性生育意願的重要原因。積極探索財稅扶持政策,培育性別友好的社會環境,才气切實推動“三孩政策”的落地。

■ 刘明辉

7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官網公開了對《關于促進女性生育與就業良性互動、助力國家人口發展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10014號)的答複,以積極態度和承諾,爲“三孩政策”的落地提供不行或缺的財稅保障。關于生育意願的相關調查與研究讲明,企業承擔生育成本過重及由此而生的勞動力市場隱形性別歧視是制約女性生育意願的重要原因。而財稅扶持對于減輕企業生育負擔、降低家庭生育成本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積極探索財稅扶持政策,培育性別友好的社會環境,才气切實推動“三孩政策”的落地。

“三孩政策”需培育性別友好的社會環境

中國自國務院于1971年下發《關于做好計劃生育事情的報告》,開始正式推行計劃生育政策,1982年把計劃生育確定爲基本國策並寫入憲法。2011年11月開始允許“雙獨”生二孩;2013年12月改爲“單獨兩孩”;2015年10月出台“全面兩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一對伉俪可以生育三個子女。近10年來生育政策逐步放開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遠低于預期。目前我國婦女總和生育率1.3,已低于國際1.5“警戒線”,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人口紅利開始消解。國家鼓勵生育戰略勢在必行。

就此話題,筆者訪談了4家企業老板及其人力資源治理負責人,他們均認爲對可能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女性招聘意願較低,理由主要是企業爲孕期、産期、哺乳期女工支付的替代成本過高。某企業人力資源治理經理直言:“生三胎家庭在原有贍養4個老人和2個孩子情況下,進一步增加了經濟壓力與精力支付,女性就業、升職受限太大了!”

而受訪的一名在讀研究生和兩名30歲職員均坦言,當代年輕人對待生育更爲謹慎,许多人在確保自己有能力養好、育好孩子前不會選擇生育。女性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不甘于做全職主婦,因而要兼顧多重角色和身份。“三孩政策”使得女性可能在事情中面臨第三次生育期以及隨之而來的更大職場壓力。“人們最擔心的是就業壓力及孩子的教育問題。”她們認爲,唯有“就業沒有歧視,社會大環境沒有教育攀比和焦慮”,才敢放心生育。

受訪者的顧慮讲明,根除潛在的性別偏見才气消除育齡女性的後顧之憂。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2條要求締約國“應接纳一切適當措施,消除任何個人、組織或企業對婦女的歧視”;第5條特別規定:“要求締約國接纳措施,改變男女的社會和文化行爲模式,以消除基于性別而分尊卑觀念或基于男女任務定型所産生的偏見、習俗和一切其他做法。”可見,引領平等的性別文化不僅是社會各界的責任,也是“三孩政策”落地的须要土壤。

“三孩政策”配套的財稅保障探索

我國正在積極探索的財稅保障政策,正是著眼減輕企業與家庭的生育負擔,創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有力舉措。國家稅務總局的上述答複涉及關于給予雇傭女職工數量較多的企業一定的稅收減免或者補貼等優惠政策的建議,承諾積極研究相關儲備政策措施,合理減輕企業用工成本,以支持婦女立功立業。

上述答複還涉及關于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覆蓋0-3歲幼兒家庭的建議,國家稅務總局体现將會同財政部積極研究完善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對托育費用個人所得稅抵扣問題予以充实考慮。接受筆者訪談的女性期望允許每月個稅免征額爲:一胎1000元,二胎2000元,三胎3000元。

可喜的是,国家大政目标对上述回复已做出快速回应:7月20日宣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恒久均衡生长的决定》已提出,增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结合下一步修改小我私家所得税法,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用度纳入小我私家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将是“三孩政策”落地不行或缺的财税保障。而税务部门的积极作为尚需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凭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降低生育、养育成本”的思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偏向继续探索:

一是革新生育保險制度。首先,可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護理假、育兒假、産假(包罗獎勵假)的全部工資;支付産前檢查的全部費用(取消限額);給企業支付頂替生育女性的部门替代成本。其次,改變“以收定支略有結余”的籌集基金模式爲財政兜底,以確保生育保險在生三孩也不降低生育待遇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促進女性就業的作用。

二是革新醫療保險制度。其中最緊迫的需求是革新異地醫療報銷制度,其次是增加報銷比例。因爲照料嬰幼兒的老人外地戶籍者較多,無力承擔怙恃自費醫藥費,也是年輕人不敢生育的原因之一。

三是增加專項財政補貼,允許生育女性實行彈性工時制。在做財政預算時,財政部可以考慮給生三孩女工所在單位穩崗就業財政補貼。接受筆者訪談的女性期望補貼額爲:一胎1萬元,二胎2萬元,三胎3萬元。

筆者訪談時發現,生育女性對彈性工時制存在迫切需求。在標准工時制下,出現了高管只休一個月産假便急于返崗的情況,之後不僅中斷母乳喂養,還罹患了宮頸癌。實際上,在互聯網時代,居家辦公能夠幫助哺乳期婦女兼顧事情和育兒,並提高事情效率。

以上探索在發達國家已有先例,例如,日本于2015年8月出台了《女性活躍促進法》,包罗3項支持女性兼顧雙重職責的措施:一是財政補貼,對做得好的企業,政府一次性補貼幾十萬元。二是行政獎勵,表彰優秀企業;政府在招標時優先考慮,增加其中標的機會。三是彈性工時制。有的公司爲了達標爭優,實行彈性工時制,讓女性有選擇空間。有的公司延長女性産假、鼓勵男性也休産假;還有公司規定要減少開會次數,獎勵按時回家的員工,甚至規定部门事情可居家完成。此做法值得參考借鑒。

(作者爲中華PP电子學院法學院教授)